为何今人练不出形意拳的味道了
(2018-10-24 20:04:03)当今练习形意拳的人很多,但是能练出老前辈那种味道的人却很少见,这是为什么呢?现在的资料和书籍充斥书店和网络,有很多人说,内家拳无秘密可言了。可为什么找不出真的东西呢?找不出前人的味道了呢?按道理真的东西应该也很容易找到,因为很多秘籍已经公开。不再像过去,老前辈们守口如瓶,甚至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说出。
什么是形意拳的味道?那就是形意拳所特有的东西,这种味道就是六合齐备后的表现。让内行一看有东西,而不是说外面的没法看。有的人练的功力很强大,有的很飘逸美观,有的如龙似虎,气势也很好,但缺乏味道。所以那不是真的形意拳。有的说能打的是,但很多人是习练了散打之类的或其他拳术,加上敢下手,但这并不能证明练的就是真形意拳。
很多人也问,怎么看形意拳有无东西,这个问题是不好回答的。只有见过高手练的,或者是自己练到那种程度了,才会看。看看有的高手,搭手人能出去,胳膊皮肉松松的,不见位移,人却连连后退,或一下出去很远,似被弹性掷出。受者如皮球遇到墙体,无法抵抗,反弹而出。看有人使出很大力气,人也被发出,但看上去那是借用了自身体重的位移和所谓的抖劲,并不巧妙,这在受者自能辨别出,劲和劲不一样。
现代的人下功比不得前人,即使有很多爱好者也很痴迷,功夫也下了很多。但却效果不明显。有的老师为了吸引学生,把传统的训练方法改了,先教拳,再练站桩,急功近利。这就坏了,自身功架不具备,就做力所不及的动作,养成习惯就完了,火候不到啊。古人入门先练三年桩自有它的道理,违背了传统的训练道理,途径变了,就很难说能走到目的地了。
有的先教打,诚然能用两下,这对付一般的人足够了,但遇到高手就不行了。因为脚下没有根基,打不出高手的劲力和速度。能打和练拳的境界并不画等号。
古人教拳都各自有一套模式,是经过实践总结,虽然慢,但出来的却是合格的高手。既打的漂亮,又练得好。既练身,又练心。
传统武术要想练好,还是应该按照前人所传的东西和练法,方才有那个味道。就如烙饼,用柴草烧鏊子就会比煤炭和电力等燃料烙出来的好吃,也香。因为它自然,自然才近道。现代的训练手段不可谓不先进,但是总是缺了某些东西,就如草药,种植的药效比不得自然环境高山密林中的好。自然长大的土鸡炖出来就比几个月长大的好吃。
盖楼也好,练拳也好,重要的在于基础,基础打好了,上层的才稳固结实;不然,自身都不牢固,何以抗风雨外力?过去有百日筑基的说法,现在没那个严格要求了,上来就都想练高级的,怎么可能把功夫练上身?基础没有啊!更有甚者,自己别出心裁,训练手段多有发明,时间一久,离真的就更远了。
所以没有按照传统的方法训练,即使下了很大功夫,悟性再好,道理不明,遍身也是空。那种令人神往的味道怎么可能出现?既然味道没有,就不叫传统意义上的形意拳,只能美其言说发展了。
前一篇:有东西的形意拳才有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