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业了我等待梦飞翔——就业与择业的思辨

(2009-11-11 14:43:40)
标签:

八小时以外

女性杂志

就业

杂谈

就业与择业的思辨

 

                   文/肖波纳

 

如今,置身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受到人们的热捧。

 

   时下,国人引以为荣的成长链遭遇到最难堪的一环:毕业即失业?而他们曾经这样被反复“叮咛”:幼儿园——九年义务教育——高考——大学教育。多么完美的教育规划蓝图,可如今,理想远大,现实无情,“成长后的烦恼”已然袭上心头。
   毕业了,本该享受一下短暂的秋阳,但寒窗苦读了经年的莘莘学子却丝毫不敢怠慢,分秒争夺,抢着打响步入社会的“青春第一枪”。因为学成后总要有个归宿,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多年始终殷殷期待的父母,至少要有个基本完满的交代。
   日前据某权威咨询调查公司数据显示,截至8月,2009应届大本毕业生签约率为51%,在经济形势依旧不景气的当下,单纯看这个数字,究竟算不算令人振奋,还是见仁见智。在择业尚且不能自主的关口,先行就业恐怕是最为现实的选择。毕业了我等待梦飞翔——就业与择业的思辨
   残酷的社会现状告诉职场新人,与其漫无目的的空想,不如脚踏实地的干好一件具体的事更有意义。对于职场菜鸟而言,你只有在实践中才会逐渐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真正擅长的又是什么。
   客观地讲,人们在结束学习生涯后所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而是一个学习的延续过程。从学校跨入社会,环境变化很大,新丁们确实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平台去调整心态,去适应变化。同时,从学生的角度转变为职业人,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和体会,比如责任心、工作流程和态度、与人沟通的方式,以及职业礼仪和职业心态等等,都需要在第一份工作中去完善。可以这么说,得到第一份工作,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往往不能给企业创造多大的价值,也无法获得丰厚的回报,因此自视甚高是不可取的,应该平静面对第一个机会。
  很多人力资源专家在谈到新人初涉职场的问题时指出,上班伊始,不少新人始终分不清学生与职场人的身份界限,造成处境“夹生”。专家的建议是,不妨把重心放在工作中,慎言人际关系,不要轻言跳槽,半途而废,毕竟不管你是不是菜鸟,有些问题走到哪都是不可避免的。带着学生气的新丁远非个案,在职场中是不受欢迎的,急需转变心态,以便适应新的环境。
  蒋先生的儿子小力是上海某高校的毕业生,应聘到一家市级医院担任会计。没过多久,蒋先生发现儿子总是郁郁寡欢。一问才得知,儿子对科主任总叫他做打开水、传文件的琐事不满,认为科主任这是在“踹”自己。两个月后,一意孤行的小力“毅然”辞职。小力的口头禅是:“我是大学生,怎么能干这种事?”随后蒋先生通过熟人把他介绍进一家私企做文员。小力又对该单位负责人经常叫他开车门、拎包不胜其烦。面对亲朋的劝说,小力怎么都听不进去,反倒认为大家在看他笑话,辞职在家中当起“啃老族”,每天除了看看书、上上网,玩玩游戏外,无所事事,至今已有一年多,成了不折不扣的“啃老分子”,令人唏嘘。
 “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有时候也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低这一社会问题的帮凶。因为,有些新丁曲解了这一观念的含义,选择了盲目就业,使得技能与岗位严重不匹配。同时,抱着“先在这儿混着,反正要换工作”的心态,导致了做事态度极不认真,没有责任心,频繁跳槽的现象,从而造成了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排斥心理,恶化了应届生就业难的问题,形成了恶性循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