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定看花楼建在南门瓮城之上

(2017-02-09 16:57:56)
标签:

正定

看花楼

南门

瓮城

月城

        正定人都说南门城外有看花楼,建于南门月城上,楼上悬挂着“襟山带河” 的额匾。从这里可近看荷花,远眺滹沱,南门外美景一览无余。
    查清光绪元年《正定县志》有记载:“南城外楼曰看花,额曰襟山帶河,明万历十八年(1590)重修”。清顺治年间《真定县志》中载:“襟山帶河楼在南门月城上”。这个“襟山帶河楼”应该就是看花楼。
        然而,从目前一些资料来看,证明看花楼是坐落于瓮城之上。证据一是1901年华学澜从贵州乡试回京时过正定的记录,“至正定府南门外,......,入南门;门外有阁;缭以短垣,与城毗连。”,“门外有阁”说明“阁”在南门的外面,南门外即是瓮城,“短垣”应指的是月城的城墙。“缭以短垣”意思是“阁”是被月城缠绕着的。这”阁”应是看花楼,此描述说明看花楼应坐落于瓮城之上。而且证明看花楼清末还存在着。证据二是1940年日本人绘制的“正定县南门平面图  ”。图中在瓮城城门处和瓮城最前端的基座处均标注“望楼址”。瓮城城门处的“望楼址”应是瓮城闸楼的遗址,瓮城最前端的应是看花楼的遗址,从标注的尺寸看,这个台基巨大,厚度还超过南门城楼基座许多,因此在此建一座高楼是不成问题的。而图上未见月城城门处标注任何楼的遗迹。从图中可看出,月城城门处的台基窄小而低矮,在此修建一座以看花为目的的高楼是不合情理的,所以这份图更明确证明看花楼是建在瓮城上面的。而不是人们通常说的建在月城之上。
http://s15/mw690/001lt2n0zy78I1C5f9Iae&690图一,1940年绘制的正定县南门平面图 
http://s2/mw690/001lt2n0zy78FoESt2x21&690
图二 民国时期的正定南门瓮城月城照片,由瓮城上看花楼的台基座向东拍摄
        为什么志书记载看花楼是建在月城上?这是由于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文献中“月城”与“瓮城”常常发生混淆,也与民间的习惯称谓不同导致的。通常正定人是将围绕城门与城墙等高的小城称作瓮城,而将最外部环绕瓮城的低矮一些的小城称作月城,这与西安、定州民间对瓮城月城的习惯称呼是相同的。而在文献中“月城”却常常指代瓮城。如《明实录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四月,修造京师城楼、城壕、桥闸完,正阳门正楼一,月城中左右楼各一……”。《清史稿》中记载:“及克江宁,南桂先破神策门月城,梯而入,赐黄马褂,予云骑尉世职。”实际情况是北京正阳门外仅有瓮城一座,未见其它城类设施遗迹,而当时南京的神策门也只有外瓮城一座,所以可以断定上述文献中的“月城”即是指瓮城。再看定州城门,清雍正《直隶定州志》州志记载的是:“明洪武初(1368年)都督平安展筑之围26里余十三步,高三丈。门有四各建月城。城上有门楼,各有重门四面,各异其制,周遭盘折,上可容数千人”。结合定州的实际情况看,这里“月城”指代的应是瓮城。有时在文献中月城和瓮城又往往同时出现,使人难以辨别。如明代山西马邑县志中“东西二门各有重楼,月城二座,瓮城二座,壕墙敌台以捍其外”,并且从存留下来的遗迹看,也不见前代所谓的“月城”,因此很难辨识清楚月城到底指何物。
      再看正定的一些志书记载。 明万历五年《真定县志·城池》记载“  城周围二十四里,高三丈二尺,门四,各附月城。又各建楼。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四隅各有角楼,旧土筑,今易以砖” ; 这里的“月城”明显说的是瓮城。另外,在清光绪元年《正定县志》中还有多条有关月城瓮城的记载,如“鸡鸣井在正定县北门月城内,相传井傍有石如小鸡声,今不复闻”;“县义学康熙五十四年建,四在东西南北瓮城内,一在新城铺”;“旧义学五,三在东西南月城,一在北门内,......,一在府署东”;“金通鉴大师塔铭并陁罗尼真言幢,......,在城西门内月城,今塔圮幢废,抛掷路旁字尙可辨”;“又北瓮城亦有真武庙,三义庙在南瓮城”;“崇正二年知府侯应琛增建小楼于北月城上”等, 上述这些记述,应结合不同文献和实际情况,进行辨别和区分。且不能只凭当地的称谓习惯加以对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