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妬邑”三孔布

(2016-12-24 19:12:31)
“妬邑”三孔布

         三孔布是古泉五十珍之一。“妬邑”三孔布币首及两足各有一圆形穿孔,面文为“妬邑”二字布币,约铸于公元前422-公元前386年之间,在战国早期。 钱文为大篆。,著名古文字学家张颌认为, 三孔布上的“妬邑”二字即指战国名城石邑。 
      《括地志》云:“石邑故城在恒州鹿泉县南三十五里,六国时旧邑。”《元和郡县图志》:今镇州石邑县,本战国中山邑也,汉因置县。《史记·赵世家》载赵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取石邑。根据考古资料,在今鹿泉市南故邑村西北发现的石邑故城遗址,是创建于春秋,延续至隋朝的一座千年古城,城内发现了许多战国时代文物,证明此城早在战国、秦汉时已具相当规模。石邑附近铜矿丰富,冶金技术水平高且历史悠久。
    1985年在上寨乡梁庄山里发现了古铜矿遗址,这处上寨古铜矿遗址,位于上寨村北约一公里的山丘顶部,地质上属于元古代安山岩,蕴含铜矿。在山丘上有两处古代采矿的洞口,深6米,长30米,宽20米的不规则形的大坑,坑底堆集古代矿石碎块,石块和洞壁上有明显的绿色铜锈。非常珍贵的是在石洞南壁顶部刻有“大定十二年”“里正”字样,仔细辨析,还有“大定二年□月二十七日县令定□监打司吏康盛”等字。可知在金大定年间此铜矿还在开采。清末测绘的获鹿地图在上寨村附近的杏山旁仍标注有“铜矿”的字样,说明清末这里的铜矿仍在开采。
       三孔布是有三个孔的圆足布,是战国末期由秦铸行的一种圆足平首布,其特点非常显著:圆肩、圆首、圆裆、圆足,与圆足布特征相似,不同之处是在其首部和两足之上各有一个圆形的穿孔,因此而得名三孔布或称三窍布。 三孔布断代归属大致有三种说法:一、赵国铸;二、秦占赵地后铸;三、中山国铸。三说中,以目前资料论证,似为战国晚期铸币,可能属于赵国所铸。 三孔布发现较晚,传世品极稀少,极其珍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文和尚砖
后一篇:正定华安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