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导报前线】提案超人是如何炼成的(三)

(2009-08-12 13:57:41)
标签:

考研

提案

比稿

导报

庄健

财经

分类: 导报前线

 

第二回:这是一场预备“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明天提案所有的家伙你都准备好了吗?除了有形的家伙,当然,更重要的还有你身体里那颗看不见的心,因为它将可能面对一切可能的成功也将可能面对一切的失败。

     比稿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对手,他们的想法、他们公司的文化,都应该去了解。我还会想客户的竞争对手是怎样去做的,然后我就知道自己不能这样做。

     ——莊健

 

提案之前一般会做哪些准备?

Norman:要看题案的复杂度,但一般提案之前都会进行一个比较长的作业。等定案、PPT做完,我们会把提案的东西重新看一次,并且模拟、感觉整个提案的流程,然后在自己要提案的那个部分特别准备一下,看用什么方式可以让客户能够很清楚、明白地听你的提案,而且被你吸引。

DavidLin:要准备的东西可多了,一个精准报时的手表,因为提案不能迟到。不要过多喝水,以防在提案之时老是上洗手间会非常尴尬。我每次提案时都会准备一支笔在手上,这是我的习惯,不是用来写东西或记录什么,而是用来做提案时的小小道具,如同一个音乐指挥家手上的那支指挥棒,我可以利用那支笔指向投影在屏幕上的报表、我要提的重点上面。

赖致宇:一切能让客户更明白你要说什么的参考资料都值得准备。但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准备。你必需完全了解你的作品,真心爱上你的作品,跟作品融合为一体。一闭上眼睛就好象看到他们真正被拍出来那样。如此一来,你在客户面前讲述的将不再是PPT里面的几页,而是一个真正的故事。告诉别人你看到的电影剧情总是比讲述脚本容易,也让人更容易听懂。

Eden:每次提案我都会做充分的准备,哪怕是只提几个小小的icon。 我会在我的讲义旁边手写上需要特别说明的一些内容,以防我自己会临场忘记,然后就是一定要清点好你提案需要用的道具和提案板,我会细致到提案板的顺序都会按照提案的先后来排好。真正做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准备会让你临场不乱,不要说比稿的大提案,就算日常客户的小提案,也要认真对待。

莊健:看看策略是否精准,能否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因为客户想要解决的是一个商业上的问题,我们提供的是一个解决方案;然后要看我们这样做客户是否容易明白、理解。

小黑:找到适合的衣服,熟记提案重点,复查所有文件,提醒自己要注意时刻保持微笑!

王海菁:没有非常特别或者值得一提的准备工作。保持平静和期待的心情就足够了。我爱我的职业,我对我们的方案充满信心,我相信我们的创意既可以打动客户,又可以打动消费者,把这种心情带到提案中,就是最充足的准备工作。

王文海:提案前就一定是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剩下的就是尽可能的休息;,有些加分的细节可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在比稿提案中会不会猜测或预测对手可能会有的做法?

Norman:想竞争对手具体会想怎样的创意,会不会和自己的一样是没有太多必要的。但我还是会去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比如他们是哪个公司的,谁在作业,他们的风格是什么,弱点是什么,通过这些可以知道他们大概会出哪些招数。

Cheeguan:不用去想太多别人会干什么,而应该全情投入自己所想的,其实一个人对自己所想的idea都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比如说这个太肤浅,这个有很多人已经想过。所以只要逼着自己去想那个自己能够想到的最厉害的就可以了。很多时候我们和别人提了一样的创意是因为准备得太匆忙,想创意也没有想到尽。

莊健:比稿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对手,他们的想法、他们公司的文化,都应该去了解。我还会想客户的竞争对手是怎样去做的,然后我就知道自己不能这样做。先想人家怎样想,然后自己想。

 

对即将到来的提案的输赢,应该抱持一种怎样的心态?

DavidLin:我个人认为最终的目的不是最重要,因为其中影响最终结果的因素实在太多,很多时候都在我们控制范围之外。我认为的成功的定义是能够得到各方面的认同:认同你的策略、你的资料报表、你的创意、你的团队。

Cheeguan:千万别想着我这次去提案一定要成功。如果抱着一定要成功的心态,客户不拍板就不肯放下,硬扛着,这会在会议室里造成一种不好的化学反应。抱着既紧张又放松的心态,即使这次不成功,但我知道客户要什么了,第二次就可能成功。我去一个会议或提案的目的是要多了解客户,我除了要让客户知道我们心里的想法,我更想知道客户心里的想法。不是说只有客户拍板了才是成功,当然这是最理想的。

Norman:去提案当然都希望赢,但是我之前说过我们希望让客户看到这个团队,所以提案的时候还是要把输赢先放在一边,对赢不要表现得很饥渴,这样会让专业度大打折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