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蒙牛太猛   蒙牛太牛

(2009-02-17 22:27:00)
标签:

蒙牛

omp

违法

广告

陈刚

北京大学

财经

分类: 广告乌龙

今年是蒙牛的十周年。

蒙牛一直是我尊敬的企业。在中国的大平台上,蒙牛曾经成功地诠释了一个企业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品牌的神话。

但可能是高速的发展太顺了。近些年企业家和品牌企业是中国社会的天之骄子,被宠坏了,于是思维简化。在很多策略上蛮而简单。

或者是高速发展必须粗放化,顾不上精细修补。或者是突遇危机,压力过大而屡出昏招。

蒙牛的窝囊在于OMP有可能是无害的,符合国际标准,但在国内并没有向有关部门申报批准添加。

关于OMP的讨论在网上出现已经很多年了,而蒙牛却一直没有很好的重视和应对,没有使OMP合法化,为特仑苏这一产品隐藏了致命的病根。

在近期特仑苏OMP讨论又重新引起关注的时候,三聚氰胺之后的紧张使得蒙牛乱了阵脚。用很生硬猛烈的方式强调OMP的无害,把卫生部质检总局的名义抗出来,通过广告的形式放大。整个应对策略处处留下硬伤。

第一是广告本身有直接明显的硬伤:在广告内容中使用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违反广告法。有的观点是蒙牛的这个广告肯定违法,但属于特殊情况,可以理解。对于这个观点,我坚决反对。

还有的观点是蒙牛的这个广告是澄清性的公益广告,不是商业广告。广告法管不着。这个观点很荒谬。蒙牛这个广告的公益性在哪里?这个广告确实同一般的商业广告有不同,但完全从蒙牛的利益出发,属于企业的意见广告或公关广告,百分之百还是商业广告的大范畴之内的。

我非常支持本土企业和名族品牌,(其实我非常担心在蒙牛特仑苏OMP事件的背后是否有非本土的竞争品牌在搅局,)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的危机应对策略都应该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

第二是在诉求的角度上存在严重问题,留下漏洞。蒙牛的策略应该是首先向社会和消费者道歉,承认OMP的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然后再强调OMP无害性。但蒙牛一直在回避OMP在中国的合法性问题,刻意放大专家有关OMP无害的部分。给人感觉蒙牛不真诚。

在这个信息透明化、竞争残酷化的环境中,企业真的要好好想一想如何应对。

时代变了。竞争在升级,越来越残酷。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的已经习惯的曾经被证明方便而成功的策略。

蒙牛太猛了。

我为蒙牛心痛!我为蒙牛惋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牛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