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泉与深潭

(2008-03-16 15:56:11)
标签:

陈刚

设计

广告

杂谈

 遵祝帅之命,发此序

 

 

 

对于祝帅这本书的具体内容,我应该是没有发言权的。因为无论是设计,还是设计的文化理论及批评,同我一向所关注和研究的领域都有一定的距离。虽然对这些问题也一直感兴趣,但从一般的兴趣到学理的研究却有天壤之别。而祝帅在他所探讨的这个领域是很专业的。所以,本人只能以一个读者的身份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同中国文化的关系,很好谈又很难谈。把中国文化的一些观念和思想直接套用解释设计的现象,这是很常见和好谈的,但经常流于泛泛之谈。既要深入的了解中国文化,同时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感受,而且还要用一种方法,把之间的关联微妙地表达出来。这是比较难的。

中国文化同设计的关联,好像溪水从山上的泉眼流出来,中间经过了许多曲折,终于形成了壮观的瀑布,瀑布跌落成为深潭。深潭就是设计作品,而泉眼就是中国文化。如果说,中国文化就是设计的源头,这句话是没有错的,但又没有意义的。就像说深潭中的水来源于山上的泉水一样。当然,如果说,深潭中的水是由瀑布跌落而成,所以,同山上的泉水没有关系,这就走向荒谬了。而在设计的思潮中也有类似的观点。而如果直接根据泉眼中的水的结构,分析和推导深潭中的水的特质,这是一种机械的研究。深潭中的水,既是山上的泉水的延续,同时沿途广收并蓄,有雨水和其它支流的水的汇入,有山石泥土的沉淀,有草木等植被的飘落,当然还有水中各种生命体的繁衍,最后经过瀑布的爆发,在青山绿水间,出现一汪深邃而平静的深潭。从泉水到深潭,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应该熟悉深潭中的水的特质,又畅饮过山上的泉水,走过溪水流经的每一个角落,最后确定在泉眼中的泉水的诸多成分中,到底是哪些要素经过什么过程能够形成深潭中的水的独特品质。我理解这是祝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的方向,也是这本书写作的目的。

    祝帅学设计出身,本身是一个很优秀的设计者。他一直对设计创作进行反思,写了很多卓有见地的设计批评的文章;同时广泛涉猎东西方的文化理论,勤于思考;而且对研究方法的意识日渐成熟。《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十讲》是祝帅出版的第一本书,当然其中会有偶尔的青涩,但书中探讨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文字的老道,表现出作者在长期的研究中所积蓄的丰厚的学术底蕴和内在功力。相信这本书的出版,无论对设计实践领域,还是设计研究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陈刚

                                                  2007年初冬于燕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假期
后一篇:非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