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想起一个奇怪的老朋友.在网上忽然看到过去写的一个东东.暂且作为自己的博客的博文.
之前,听过不少朋友都介绍过David
Kung,当然主要是赞叹之辞,但说了很多我还是感觉特别模糊。比如说David拿了很多的广告大奖,有点像大陆的获奖专业户。好象还说David拍广告片特别认真,如果不满意有的时候甚至自己掏钱重拍。弄的我就更不明白了,我一直琢磨,如果自己掏钱拍片,钱从哪里来,客户不同意怎么播出?
第一次跟David见面是在台北的一家星巴克。这家星巴克在闹市区,夜色中人很纷杂。对David的印象就像对当时台北夜晚的印象一样,说不清楚。一个胖乎乎的男人,很认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仔细端详,总感觉他的形象有点像媒体中描述的怪叔叔。
我想,大概这个人有点神奇,但神奇在哪里实在想不清楚。

之后有各种机缘和他的接触也越来越多,越接触我越发现,David确实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人。
第一个问题,David到底是哪里人?有一次同David聊台湾的一些人和事,他一脸茫然。他说自己其实14岁就已离开台湾去美国学习,之后在欧洲工作和生活,后来又回到台湾。所以一方面对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些了解,另一方面又同这些地方实际上是有些飘离的。似乎有点像我们所说的国际主义战士。
第二个问题,David到底是干什么的?David拍了很多很有名的广告,对他来说,拿奖真像囊中取物一样轻松。嘎纳广告金奖就拿过两次,不止一次获得其他如纽约、伦敦、克里奥、亚太等国际广告大奖,应该说是华人在国际广告界真正有影响的实力人物了。所以在介绍他时一般都说他是世界级的广告导演。我也一直这样认为,但有一天在聊天时让我特别诧异,David说他是做文案出身,然后他反复强调自己最出色的地方是策略,最喜欢和最擅长的是当老师,而之所以拍广告是为了能够有钱当老师讲课。因为当老师肯定是很清贫的,所以要靠拍广告挣外快养家糊口:我当场一头雾水。
在这些方面,David确实是有过人之处的。他所创作的广告片,经常是从策略到创意从文案到导演执行甚至广告片的音乐都是自己完成。一些广告公司对David是又恨又爱:与这样的人合作,他对别人辛辛苦苦已完成的策略总是不满意,甚至很粗暴地完全否定;但与他合作,一般总能有很出色的广告效果,而且一不小心就会获奖。
至于讲课,可以肯定的是,David确实属于我所见过的最有影响力的老师之一。他绝不是只讲一些小聪明或者小的技巧,而是通过告诉人应该如何思考,影响人的思想,进而提升广告创作的水平。听他的课的感觉用两个字来描述:很累。
从广告的发展来看,是从简单向复杂的专业化的阶段过渡,然后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又重新进行整合,逐渐形成分工详细相互支持的现代化大生产的庞大行业。如果在21世纪,这些需要一大批人分头完成的工作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我们不想评价这种现象是偶然的还是一种常态的。首先这个人必定是有特殊的智慧和超强的功力。David应该就是这种类型的人了,不按常理出牌,很难按平常的种类划分,当然说不清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