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古街市正在恢复中

标签:
汕头古城 |
分类: 游山玩水 |
汕头看起来完全是一个新兴的城市,街面上基本上看不到古老的建筑。我们向路人打听,去老城怎么走?被问的人一脸茫然,不知道我们所打听的地方是哪里。只好打开GPS导航,就把我们导到了这里。

这里基本上就是一个大工地,到处都在拆建,车不让通行了,只好停在这里。


这边的房子比较破旧,看来是城市集中改造时甩下的部分。不过从房子的造型看都带着洋味儿,这里大概也是中国最早出现洋房的地方。


路的中心有关亭子,像是一个街心公园。它四周的房子造型都很别致。







这是一个大百货公司,也许是汕头最老、最大的百货公司。

这些房屋虽然墙皮有些脱漏,仍掩盖不住曾经的辉煌。



房顶上的树根已经扎到砖缝里


能清楚地看出:修旧如旧是这一片房屋改造的基本原则。



不少建筑外墙的改造都已经有了眉目







这栋房屋所用的排水管道还是陶土烧制的,由于有水渗出,屋顶和周边的植物长势良好。

来到一条主街上,这里有几尊铜质的雕塑。一个沿街叫卖的小贩,担子的两头一边是木桶,一边是竹筐,不知道有嘛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曾经是一条繁华的商贸街,离港口码头很近。

这是翻新的邮局,洋人盖的。

在它旁边是大清的邮局,出现得也很早。

展馆没开门,因为是周一。记住了,每逢周一,全国所有的展览馆、博物馆等统一休息。

这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叫石美玉,湖北黄梅人。是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第一位女西医大夫。1920年留美回国后,与美国女传教士胡遵理在外马路创建了伯特利堂,现在叫恩典堂;并在上海、厦门、汕头等地创立医院和学校十多所,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这组雕塑是洋人约瑟夫• 渣甸和中国买办、恰和洋行的老板。1879年,俩人在汕头合开了一家豆饼榨油厂,是中国第一家外资经营的榨油厂,由一名汕头买办主持经营。3年后外资退出,这个厂完全成为中国人经营的企业,是中国民族资本经营的第一家榨油厂,是汕头民族工业之始。

马路对面还有一座侨拟文物馆。汕头的华侨很多。

前一篇:韩江、韩桥、韩山、韩祠
后一篇:漳州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