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吴哥——柬埔寨的名片吴哥窟

标签:
柬埔寨吴哥旅游吴哥窟摄影 |
分类: 游山玩水 |
我从网上找了一张航拍的图片,对吴哥窟有了一个总体的印象。

“吴哥窟”这个概念我是查看了不少的资料之后才大概整明白了,它有两个含义:一是广义的,泛指柬埔寨吴哥王朝时期的都城遗址。吴哥王朝始建于公元802年,前后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建设,共建成大小各式建筑六百余座,形成了一个由宫殿、寺庙、花园、城堡等等组成的完整的城市,也是古高棉王国的首都。分布在大约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在已经整个被原始森林所覆盖。它们有着共同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统称为“吴哥窟”。
二是侠义的,特指12世纪中叶,真腊国王阇耶跋摩二世定都吴哥后,为供奉毗湿奴而修建的“毗湿奴神殿”,又称吴哥寺,俗称“小吴哥”,“吴哥窟”是由高棉语“都城寺庙”翻译而来。但是,吴哥窟并非专为毗湿奴修建的寺庙,更重要的是为国王营建的陵墓。元成宗铁穆尔在元贞二年(1296年)派遣周达观出使真腊。周达观和他的使团驻吴哥一年,回国后写了《真腊风土记》,称吴哥窟为“鲁班墓”,又说国王死后,有塔埋葬,可见吴哥寺乃皇陵。

真是一个绝好的天气!进入吴哥寺要通过一条很长的甬道,大概有一、二百米吧,是护城河的宽度。


第一道大门

进门之后又是一条很长的甬道,能远远地看到那五座宝塔。

甬道的两边各有一座建筑物,大概的藏经阁之类的地方。

吴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最辉煌的体现,它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的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方形有回廊环绕的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矗立着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寺庙外围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它与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和印度尼西亚的千佛坛一起,被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它不只是座荣耀神祇的庙宇,也是人间对天堂的极致想象与体现。

进入第二道大门,四面都是长廊,长廊的墙壁上有精美的浮雕,墙壁有多长,浮雕就有多长。

浮雕记载着毗湿奴和恶魔开战的激烈场面

骑着麒麟的魔王

刻在廊柱上的文字记在了寺庙建设的过程


吴哥石窟花了35年的时间建造,被称作柬埔寨国宝,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它的两大特点:一、全部用石头搭建,不用任何粘合剂;二、周身布满精美的雕塑,雕梁画栋,艺术中饱含着民族的激情。它是破解柬埔寨密码的诸多元素的集大成者。

进入到寺庙的第二层部位






寺里的雕塑大概有1800多件,没有一件的重样的!造型之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登上第三层需要排队,上边是要限制人数的。上去的时候每人发一个胸牌,下来的时候交还。胸牌发完了,游客就要耐心地排队等候了。因为这里的台阶非常陡峭,须四肢匍匐攀登方可上去。当时的设计理念就是如此,人们需对神佛顶礼膜拜,真诚向往,方可登上须弥山。

这个台阶是后来修的,台阶的下面便是陡峭的石阶。一对法国夫妇曾来这里攀登,夫人不幸从石阶跌落摔死了。这个法国人悲痛至极,捐资修建了这个带护栏的木台阶,以防此类悲剧再次发生。现在这个台阶被称为爱情的台阶。


第三层的建筑更为集中,五座宝塔之间有长廊连接,雕饰也更加精美,不论从那个角度看过去,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奇。







在中间一座宝塔中拍摄的神像




后一篇:发现吴哥——高棉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