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装用伯南克的眼睛看市场

(2009-07-09 12:04:02)
标签:

财经

经济

大萧条

美联储

伯南克

中国

假装用伯南克的眼睛看市场

 

天气虚热,经济亦虚火旺盛。《二十一世纪经济观察》(6月29日)刊登了周斌先生一篇文章《用伯南克的眼睛看市场》,从基金经理的角度,解释当今通过股市和房市出现的泡沫现象之形成原因,或者说是解释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是如何按照资本操纵节拍起舞的,文章如下:

 

        用伯南克的眼睛看市场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会对股票市场的表现感到大惑不解。

面对无法解释的现象时,人类第一反应是去寻找理由、寻找逻辑。当然,这是人类的优点,毕竟是有逻辑。当然,这是人类的优点,毕竟是有逻辑不但能说服自己,也能说服别人。

我们曾经探讨过,这一波的上涨是流动性推动,流动性充足的源头是美联储和全球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而宽松货币政策的根本目的则是为了应对次贷危机。

所以,这一切还得回到美联储那里去找原因。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经因为研究大萧条享誉经济学界。伯南克在对1929-1933年的大萧条深入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总需求的下降是大萧条爆发的决定因素,而他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抑制总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世界范围内的货币紧缩。(见伯南克著《大萧条》第2-4章)

因此,伯南克赞同一些学者的观点,包括巴瑞·萨克斯等人,他们认为:那些大萧条早期就放弃了金本位(正是由于金本位导致了持续了通缩)的国家从大萧条中复苏得更快。

实际上,伯南克正是这样应对这场危机的,他在危机爆发后立刻源源不断地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萧条的来临。美联储这么做,中国央行也路着这么做,现在欧洲也觉悟过来了。

那么,这场流动性狂欢何时才能到头呢?伯南克认为,只有等抑制总需求的力量消失后,很多国家的产出和就业才能得到迅速的恢复。也就说,除非出现通胀势头,否则美联储和全球央行断然不敢动紧缩货币的念头。这是我们试图用伯南克的视角解读这个市场上涨的驱动力。

然后就是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逻辑了,这点笔者在去年12月初的专栏文章《用泡沫对抗衰退》中曾描述:在流动性充斥银行、资金成本低廉的情况下,由于投资实际经营会面临各种困难,这时资金很可能重新流入资本市场,现在A股历史底部的估值则为资金的流入提供了足够的理由,一旦资金流入形成财富效应,则可能让资产的价格重新上涨。鹏华动力增长的基金经理林宇坤先生曾经形象地将其归纳为:“危机不见底,股市不见顶”。

那么,现在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们怎么想呢?626,笔者参加了博时基金在北京的投资策略会,主讲的嘉宾——博时裕阳基金的基金经理周力先生充分表示了对市场的乐观。当然了,考虑到基金经理在发新基金时都会倾向于看多市场,所以我们对基观点要有所警惕,但是他谈到的逻辑还是不无道理的。

周力先生认为,现在值得投资的是大金融概念的股票。一方面是估值相对较低,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银行的增长的很确定。银行业的业绩增长在今年未必表现很好,但是在明年和后年将可能保持20%的高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计提的坏拔备的充足,经济复苏后,这些拔备的回冲将会给银行带来很好的收益。此外,目前利率基本见底,随着利率的提升,银行在利差方面的收益将会大大增加。

对此,笔者疑惑的一点是:假如经济未能如同预料中的复苏,银行贷款出现大量款帐,目前银行的坏帐拔备是很难覆盖的,对此,周力先生很放心,他认为,目前银行的新增贷款主要体现在:个人住房按揭、信用卡、地方政府贷款和出口以及中小企业等四大方面,其中个人住房按揭、信用卡和政府贷款的坏帐可能性很低。而且,政府贷款还面临着一个问题:由于地方政府缺钱,无法对银行贷款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这将迫使地方政府想办法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而最容易和便捷的莫过于卖地。因此,在这样的循环之下,房地产的价格也将上涨,因为只有房地产价格上涨,地方政府才能有足够的资金予以配套。

听起来像在绕一个巨大的圈圈,对吧?没错,尽管我不喜欢看到房地产价格上涨,但如果接受现实的话,我不得不说周边先生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

因此,我们这一次的资产泡沫盛宴,可能要等到经济复苏完全确定,货币紧缩时才到头。当然,恐慌和贪婪总是在不断左右我们的投资。不过,幸好我们有了一个锚——利率上升的信号,这个信号出现之前,判断何处是顶部,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这篇文章的逻辑并不完备。一)地方政府向银行贷款,并没有为贷款配套更多资金的必然冲动。政府缺钱不一定是卖地,比如深圳,就是考虑加强税收,实际上包括中央政府也会这么考虑,何况,这样对压抑“减税”呼声很有作用。二)政府卖地,不一定地价上涨,因为可以多卖地,从长远看政府不可能年年多卖地,但目前困难,也不是年年都有吧。所以目前资金盛宴,更多地应从中国买办集团配合国际寡头角度看,更有道理。

其实,中国的基金经理们愿意通过伯南克的眼睛看市场,也正是说明中国本土的资本操纵者正在逐步顺应国际金融寡头之口味的过程中,有没有“阴谋”?这几乎成了阳谋!奥巴马最近重新授权美联储重披法袍去监管金融,是派一个强奸犯去当修道院院长了,中国的基金经理们应该为此欢欣鼓舞。

不过,这个世界的主宰力量,在如此关键时刻,找出一位黑人美国总统,他将成为摧毁世界已有殖民主义体系的上帝之手——尽管,看起来他是寡头们选出来维护既有体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