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9年将证明:仅仅降房价还不够

(2009-01-12 10:45:58)
标签:

房地产

房价

09大势

常识

理性

房产

               09年将证明:仅仅降房价还不够

                  ——关于房地产的常识与建设部的反思

最近建设部长的讲话强调各地救房市的行为不能超越中央政府的有关规定。这个观点本无须多说,为什么堂堂部长要说本无须说的话,乃因几个月前的全国城市市长会上,建设部副部长说过鼓励各地自行突破,采取各种措施救房市,“大不了错了再改正”。当时副部长一言举国皆惊,因为凭常识可判,那样是行不通的,必会出了不得的错误的,此点由众多博客文章可证。看来,许多人凭常识可判之事,在部里却要“发扬敢闯敢试的精神”闯一闯、试一试。因为,该市长会姜部长也在场。常识呀常识,说你是你就是,说你不是,你就变得很神秘不可知了。

昨天,深圳搜房博客聚会,大家谈的最多的就是“理性”与“常识”。这是房地产界在过去的08年最大的收获。在猪都会飞的时代,说话做事哪有常识与理性的位置啊。但是,我提出关于房地产的“常识”与“理性”,应该有一个发生和成长的概念,即常识与理性并不是在太阳照着的桑干河岸保持一成不变姿态晒太阳——十年前关于房地产我们确实没多少概念,哪有关于土地、金融、房地产业的多少系统理念?所以,房地产“黄金十年”说法是假的,是探索的十年、乱打乱撞的十年、是有成就也有错误的十年。因此,现在说“回归理性”也有一点疑义:如果立意于“太阳底下并无新事”、“经济学的基本规定不能违背”,可以说经过08年,房地产理年在回归理性;如果就房地产是中国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的一件重要的新事物,则我们是发现了中国房地产业的理性,并形成新的相对共识,相对共识要转化为“常识”以及让人们普遍坚信的理性,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以上的表述,或许可以解释如今房地产论坛上仍有的多种声音。

昨天的聚会,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事,我可以把它归于常识与理性的可贵:专门注册“钝刀”用于骂牛刀的一位男士,我其实根本没与他交往过,但从其博客照片上见过,我一眼看到他坐在会场角落,到场的每一个人都作了自我介绍,就他坚辞话筒不吱声,看来,专门从事骂人工作,心里还是虚的。我这里没有奚落他的意思,心虚说明他的理性还在,感谢上帝,或许“钝刀”本来也不是恶人。

话说政府救经济、救房地产,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愈来愈接近一个真理:关注民生,可能是最好的救法,此前的一切为了坚定信心而说的花钱大话,证明并不能给世界带来信心。美国政府在变招,专找民生事物来做,中国政府也逐渐转移到更长远的目标上,但“保8”论还在那为乱花钱项目而张目。中国的统计,并不是科学的,“保8”跟我国惯用的“赶工期”一样,用于为“交学费”作幌子的意义远大于“保持稳定”的意义。从房地产业的状况可见一斑,现在各地政府仅仅围绕如何降低交易成本来作文章,已经不得要领,甚至仅仅谈降价(当然必须以降价为前提)也不够了,现在发生的降价也不买,并不是“追涨杀跌”,而是许多在新区、在不成熟地区的楼盘,配套太差,居住长期成本高出交易过程中的政府和开发商让利很多很多。政府的作为,应该转向为已建住宅的区域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医院、学校,而且还是要好一点的医院与学校,才能降低那些买新楼住新区的人的长期生活成本,才能让居住者心安理得、有幸福感,才能进一步促进他们消费并保持社会稳定。这就是长期的民生事务,不是什么急就章的乱花钱救经济的“高招”。

请问,率先救市的十八个城市的智囊们,能回答我以上这个问题吗?你们对救房市的锦囊妙计,有用吗?为什么没用?直接从卖地财政出发、直接从维护开发商、银行和地方政府利益出发,是达不到维护开发商、银行和地方政府利益的目的的。这一点,将成为09年的新常识。谓予不信,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