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策众议”现象叫好
昨天下午三点国务院办常务会议的经济政策一宣布,不到四点,网络上议政博客即纷纷出笼,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就像一座本以为密不透风的华屋,转眼间就被拆解得七零八落。有人说,这不是给政策执行造成阻力了吗?不是有损中央政府权威吗?不是影响“统一思想、众志成城”了吗?
确实,对于习惯于“统一思想、齐抓共管”的套路的人士来说,网上议论简直是大逆不道的洪水猛兽,好在党和政府的最高层对网络议论是有明智认识的,允许包括网上议政在内的渠道畅通,因而各级政府也愈来愈重视“网上众议院”的意见。
进一步说,如果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的各项议题,即由各部门上报的议题,能在上报之前就适当透露,似乎也不是不可以——这样一来,各部门的意见,让公众更充分地了解,就对政府决策的公开性大有裨益。公众议政,在现有条件下,无须增加任何成本,就能得到极大的推进。这将极大的破解部门利益导致片面决策的弊端。而且,这甚至意味着公民由“议政”变成“参政”的可能。
在当代中国,大量的民间才智集中在网上表达,加入WTO和网络发展,确实成为后发展的中国能在民主化、科学决策方面取得跨越式进步的两大有利条件,这是值得庆幸的事。
从网上议政的效果来看,通过网络言论,拉近了决策精英和民众的距离,当然也会暴露决策精英的弱点和利益博弈的复杂过程,这就让民众练习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所需的“宽容”、“妥协”、“对话”等基本手段,为未来更高层次、更高程度的“对话”,培养更合格的参与者。未来的合格的现代公民,必将通过“网络众议院”而成长。还有一个当前的效果就是——民众不得不理解:不能让各方均满意的政策,可能是个好政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