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贺承军
贺承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317
  • 关注人气:6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信用卡的恐惧

(2008-12-01 11:41:12)
标签:

信用卡

危害

财经

对信用卡的恐惧
 
     我可能过于老套路了,对时兴的东西思考得多,立即跟风的时候是很少的。对信用卡消费,我就持如是观。今年春节会老家时,听了一耳朵由信用卡消费引出的故事,更加深了我对中国信用卡使用的忧虑——黑社会在利用人性的弱点大做文章。
     我对我的亲戚的印象,普遍是比较理性、不敢闯的,多年来没听到发生什么特别出格的事。但近年发生了近十件“犯天条”——赌没了家产的事,都跟信用卡有关。除一例是家中男主人自己犯傻,其余几案均是作为家庭主妇的一方透支信用卡所为。她们在牌友的劝说下办一个信用卡,而银行正是给自己的员工推销信用卡定了指标的,家庭主妇跟自己在外打工的老公说信用卡的好处是,当老公不能按时寄回打工收入以济家急时,信用卡可帮上大忙。如此美妙的用途,老公无以拒绝。这些农村主妇将信用额度定到2万至5万,往往是先试着透支一点用于打牌,要不了多久就会用完透支额度,庄家或赌档主就会“好心”地帮她每月刷卡,每次收取1500到2000元的手续费。如果赌客愿意经常光临赌档,档主还可以借更大笔款项供其赌,——当然,这实际上是倒过来的,档主会诱惑她借更多的、一时半会根本还不上的钱,但她必须经常光顾赌档,进一步,如果欠账多而还账信用不好,她用自己的身体抵一部分债也是完全可能的,不过,档主一般来说不会选择这种追债方式——如果他真的对一个女人有意思,反而不会劝她赌,这点乡间理性或情意还是有的。
     我还没有听到身边有人说过用信用卡透支帮上大忙的故事,一般的,自己存多少钱,就开支多少,何必去透支?这是中国人的消费观,我觉得没什么不好。对于家庭消费来说,透支意味着捉襟见肘的生活,必定会压得人难受而尽快改观,确实,如果长期要透支,则逻辑上说不过去,因为可以通过短期内的调整而变为量入为出,中国人一定会这么做,其实美国人也可以或者说应该这么做,因为每星期的透支,说明收入稳定,何不通过两个星期的调节,改为略有节余的生活?如果是企业,经营者可以考虑负债经营,但不是信用卡所能解决问题的。至于旅游、异地消费,也应该用一般的银行卡(借记卡),而不是可以透支的信用卡。
     对于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而言,信用卡可能扮演着有害的角色。因为中国的农民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收入的,没收入的人办上了信用卡,可能对家庭经济构成极大伤害,就如上面所说的例子。因为人性是有弱点的,因为黑社会是无处不在的。
     中国的信用卡制度的建立、鼓励扩大消费、提前消费的舆论,考虑了这些因素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