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市场有什么问题?
我在北京生活过11年,这些年来每年都要到京公干或校庆活动,谈不上有旅游的动机,即使是偶尔再去一些旅游点看看,也是新朋和旧友热闹同行,故而,对北京旅游市场的管理与服务没有什么切身感受。但早几天半工半私到京,带儿子去长城一日游,深感北京旅游市场管理服务方面的不如人意。
一是“少数”旅游公司为了拉客,设陷阱宰客欺客。这个事情,3月2日的博客已写过,此处不详。还好,最后尾号为“775”的大巴司机、导游与我们这个散客团最终没有演化成更大的冲突。
问题在于,旅游公司只顾抢客,而没有把精力放在服务方面。这明显出于政府监管不力,对游客投诉处理不到位。奥运当前,监管部门重心在对外国游客,可能懈于对国内游客的服务。这种毛病由来已久。但我估计,涉外服务中,由于语言隔膜,坑蒙拐骗事情不会少。
看得出来,大大小小旅游公司在接客方面花足了功夫。比如旅游点的专人派单、酒店房间设联络广告及黄页广告、网络广告等等。在现场拉散客、初步稳住散客客源方面,亦形成了非常熟练的操作体系。但一旦散客上了大巴,则旅游公司人员凶相毕露、满嘴匪徒之言,以蒙到钱为能事。
二是旅游纪念品商场服务水平极差。我亲历一天游,有五个购物场合,计有三次购玉石,一次接受“中医讲座”和买秘方药,一次买北京什锦特产。尤其是在回程中,进德胜门之前的那次以车辆安检为名的珠宝展场,简直遇到了极其无耻的推销:一个冒充珠宝商场老板、自称是马来西亚归侨、有三个老婆、在北京开发了双龙别墅区的中年男人,满嘴胡说八道、乱攀老乡,丑态毕现,求游客买几十元钱的石头制品。
三是旅游导游方面极力宣染不健康的皇权、神权和迷信、低俗的东西。
四是北京旅游从业人员对外地人的傲迈轻侮,一定会大大影响一个地域人群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
这几年,中央财政对于奥运设施投入巨大,北京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才资源,而在北京旅游市场服务方面形成这么个不争气的状态,北京市政府应该是有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