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农民工的6万块

(2008-02-17 16:08:29)
标签:

财经

 

一个农民工的6万块

 

     先是《天下无贼》,后有《我叫刘跃进》,均涉及一个剧情:辛辛苦苦几年,一个农民工赚了6万块。傻根在回家的火车上,6万块引得各路窃贼蠢蠢欲动、演出一场好戏。刘跃进为了以借条方式存在的6万块,亦牵涉一场以神秘U盘为中心的黑色幽默之中。

     这两个故事都说明一个问题:对于农民工来说,到手的钱未必能到家,应到而没到手的钱(借条),则更几乎无望。这两个故事均选择了“6万块”这笔数。中国人以“6”为顺,看来,无论是现实还是想像,6未必顺。

     6万块,对于一个农民工意味着什么?

     积累6万块,可能要四年以上的劳动。傻根用了五年,刘跃进花的时间不详。以每月工资为1000元计,一个年头能积存8000元,已是非常紧抠的生活了。这样要7年至8年才能攒到6万。干重体力的计件活,可能在三、四年间攒到6万。

     那么,一个农民工攒到6万,可以干些什么事?

     在我的老家,五年前,6万块可以盖一栋小二楼,但没有包门窗、家俱。如今,则要8至10万元才能盖二层、总面积约200平方的房子。有了房子,再东拼西凑万把块,可以讨个老婆。然后,再花个三、四年出外打工去攒有了老婆、继而有了孩子的生活。但是第二个6万块是很难攒起来了,因为有了一家三口的花销。可能的情况是,孩子托付父母照管,自己带着老婆一起去打工。如果老婆年轻漂亮,发生《苹果》故事的可能性非常大,靠打工攒不起的6万块,可能通过“敲诈”得来。如果是两个人辛辛苦苦出卖苦力,则最理想的结局,也是三年之内攒到6万块,但孩子的教育,很快就会把这个钱花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列祖列宗、观音土地施善,保证全家人,包括父母高堂和一家三口,不要得病。

     即使顺风顺水,到孩子六岁时,两口子打工积攒了6万块,两口子必须做一个决择:一个人回家去照顾孩子上学,这样只有另一个人打工维持全家收入来源。或者把孩子接到打工的城市或工厂边来,让孩子就近读收费不菲的私人学校,这样两口子在未来几年,就是为孩子所在的学校打工挣钱了。这个过程在孩子读到五年级时会发生变化:长期打工累坏的身体,对三十岁左右的打工者来说,已经有点吃不消了,婚姻生活的七年之痒早就发作并酿成家庭灾难了,或许,单单一个父亲或单单一个母亲,带着读五年级的孩子,该回老家去种地了。

     而此时,孩子或许已经十分不愿回农村老家了。单身父亲带着孩子的情况,父子俩的命运可能还会悲惨一些。因为年长的女性可能在保姆、清洁工等行当找到一份工作,年长的男性农民工,则在城市里很难立足。

     以上,说的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还算有社会积极意义的故事。

     6万块可以干些什么,可能还有另外一种也是非常普通、但未必“积极”的故事。简单算账(设同样在4年内):

     色:看100次黄色录相100×20=2000元

         购买120次商业性服务120×150=18000元

       (如果是谈女朋友,可能总花销还不止这个数)

     食:抽烟(每天一包6元)4×365×6=8760元

         下酒馆或泡吧每年消费2000元 4×2000=8000元

     行:车票和路上花费每年算500元  4×500=2000元

     礼:孝顺父母每年2000元  4×2000=8000元

     衣:消费衣服、手机每年3000元 4×3000=12000元

 

     这样,已经是花超了。事实上,许多年轻农民工在外打工数年,分文未攒,就当是在社会大学读了一个“本科”,全当体验和经验学习了。

     这后一种故事或许有社会学的意义,因为有许多在头几年打工学习、体验而不老实攒钱的人,或许会产生一些大老板,或许会产生一些铤而走险的人,反正会干些更有影响力的、不那么老实本份的事。

     总之,6万块,对于农民工确是一个坎。窃贼、包工头和作家、城市影视观众关注一个农民工的6万块,确有些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