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雪时节话深港和城市建筑(九)

(2008-02-14 16:41:27)
标签:

房产

 

  【贺承军】这个会非常成功,也是非常松散、非常自由,时间很短,尽管说得也不可能很透,但大家基本上畅所欲言。 最后接受郭建波的建议,每人最后说一句话。

    【李亚夫】我希望这个城市不仅仅是有建筑空间的自由表达,非常重要的是这个城市为了人而生存的,我希望他能够有一个社会的公共空间,而我们心灵、精神和空间能够三者一体,这是最好的。

    【韦业宁】第一届的双年展之后,当时万科的高层很吃惊说“为什么这个双年展万科没有参与进去啊?”当时特别吃惊,“有人给我们拉赞助,我们回绝了。”“为什么会回绝这么一个伟大的活动?”其实我也觉得挺奇怪的,包括双年展很多方面的人其实跟万科有很深的联系,非常好的关系。我觉得企业以后是不是可以更多地和这个东西有互动。

    【饶小军】不要相信什么“城市再生”说。

    【王绍培】“城市再生”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应该的。

    【黄伟文】我觉得双年展以后应该改进的一点是像今天这样把深圳的声音和思想汇集到这里来。

    【张兴衍】双年展不一定要所有的人看懂,只要有一部分的人看懂就达到目的了,现在虽然没有达到目的已经快接近了。

    【王方】我很希望建筑双年展多多表现人与城市的关系,人的精神状态,也期望开发商、建筑师能够更好地承载这些。

    【金心异】生活在现在偶尔想象未来,但是我们不可能生活在未来,所以双年展看看想想,不是我们现实的东西。

    【郭建波】我刚刚出去转了一圈,在“兵荒马乱”的寒冬,我是写诗的人,“既然双年展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高晓虹】80年代是速度深圳,90年代是效益深圳,未来的深圳是什么样子呢?

    【北京的游客】我是来自北京的一名游客,我听说有一个很好的展览我来看一下,然后听到大家很深刻的思想表达我很受启发,我希望大家能够把双年展到北京去办一届。“城市再生”这个主题对北京来说非常重要,我的家原来住在北京的胡同里,不单单是“抛弃”,还是城市的扩张也好,还是城市的再生也好,这三个说法在北京的现在、过去、将来都在发生。我希望如果各位专家能够结合北京的建筑的一个演变的过程来做这么一个“城市再生”的主题,我相信在北京的文化体现和很多的老百姓和居民去参观这个展览。这对于北京的旧城和古都北京非常重要的,我非常欢迎双年展能够去北京。

    【黄伟文】建筑双年展北京04年搞了,但是他们是商业性质的展览,它是建筑行业的交易会的展览,是商业的,我们等于是北京给我们走出一条商业的路以后我们不走,这是北京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

    (因为有几位专家已先行离开,最后总结的一句话没机会说。)

    【听众1】双年展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平凡百姓或者是个体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尤其是现在。

    【听众2】我是一名研究生,在现在深圳实习,我觉得有这样的机会来开开眼界非常荣幸。我觉得主办方对这样的一件事情非常用心,这些东西非常有创意,也非常超前。我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非常和谐的一个城市,因为深圳我觉得他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这我是来深圳的原因。

    【听众3】我希望下一届双年展能够让更多的百姓看得懂,能够办得更好。

    【听众4】我只是大概能代表一下中国的大学生部分的一些感觉,在我这一代看来,我觉得这次双年展还是蛮成功的,因为我并不是像大家这样在意它到底能不能看得懂,而是在乎我们到底多关心这个城市的发展。如果你能够关注这个城市的发展而来到这个双年展来看的话,比你看不看得懂更重要。

    【工作人员1】我是双年展办公室的,其实我们做这个双年展是做一个共享平台。它不光是规划局的事情,它应该是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共享资源、共同推进的城市事件。在这个平台上,像今天这样的要汇集很多各类的专家、各类人士的声音,今后我们会做更多类似的活动,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

    【工作人员2】作为组委会双年展办公室的,我希望各位媒体应该给双年展更多的一些关注,更进一步来说对双年展的关注也是对这个城市的关注。

    【听众5】我觉得前一段时间刚刚看过的关于建筑问题的文章,说中国成了世界建筑的实验场,上面也看了“光明城市”概念的招标方案,我感觉也有点成了世界规划师的实验场的感觉,规划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是不适合的,我们中国人多地少很多地方是紧凑型的形成是最好的,我们很多地方很喜欢把城市格局拉得很开的格局。我们办双年展虽然是一个介绍理念规划的过程,更多的还是介绍一些符合我们中国实际的一些东西吧。   

    【工作人员3】我是双年展中间参与进来的,今天是第一次发言,因为以前办的时候老采访我,我一直回避。说实话,我也是工作人员之一,看到大家对双年展寄予厚望我觉得很欣慰,因为我们对双年展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第二也感觉到压力很大,我心目中的双年展应该是城市中的一个节日,或者是普普通通的像现代艺术馆里面一个其他的展览,大家可以很轻松地看,如果能够让看展览的人能够思考一个问题就达到目的了,就像看一本书一样。

    【贺承军】我们双年展“城市再生”也是解放思想,首先我们的交流模式也是再生和更新,我们的舆论表达方式也更新了,如果没有舆论更新的模式,解放思想也是一句空话。包括我们从不懂到懂,只要积极参与,也是一种总体的交流模式的更新。

    我作为召集人,我代表深圳市政府和深圳规划局和我个人送各位一份大礼(戏言),晚上回家吃饭!谢谢!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