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界:力比多突击释放之后
近10年来,带孩子去看电影是我周末常有的享受之一。但近一年来,突然觉得这一进程严重受阻,血腥场面倒还好对孩子解释,这是做假、渲染,而性爱场面,主角祼露,则难免令父子俩一时无颜以对,无论演员是假做还是真做,这么个人化、隐私化的事务,怎么成了一个公共事务?政府的公开、透明制度的建设推动如此之难,为何性爱场面在中国电影界如此令人瞠目结舌地推出?细思其由,大约可有以下几方面的推理:
一、GDP高速增长,亦蓄备了大众的狂热的力比多。大众蓄能需要简单粗暴的发泄。一个国家或社区的力比多积累,需以艺术或狂欢节方式表达出来。而艺术的形式和狂欢的程序,是需要磨炼的。如今,中国人的艺术化生存是向西方看齐的,传统中国的社戏、祭祀、节庆,已经丧失了其形式魅力。由于艺术形式的接受,比科学技术的内容要容易得多。因而当代对人性的表现,由《菊豆》式的隐忍、内心发作,很快摸索到了最暴烈的、外在的方式。中国人突然进入酒神时代,酒醉后狂放,能准确地诠释当今导演们的状态或整个演艺圈的状态。从GDP的重压到酒神的狂欢,完成了对于八十年代文化艺术启蒙的替代。
二、文化守护神睡过去了。我们由九十年代以来的知识分子边缘化,文化守护神亦受迫陷于沉寂,沉寂日久,以至于睡觉去了。商业之神翩翩起舞,她自为有与政治调好情、并打造大众个体心灵后花园、都市秘密花园的本领。没有文化守护神的把关,大众娱乐产品也无法建立质量标准。噱头,彼此不讲逻辑性、相关性的噱头,就成为了大众产品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三、面对审查机制的装傻犯拧。我国有公认的严格审查制度、但它并不透明。唯一的透明在于政治上不惹事,余者皆有商榷的余地:看导演名气或导演所属单位与审查机构的关系。那些久惯风月的导演,心中难免不存在冲击一切戒律的冲动。但毕竟英雄气短,政治之幕是绝难逾越的,那么由情色或色情来包装一个空空的政治诉求,就成了没头没脑的强迫症。
如今中国电影比起我懂事时所看到的,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近一年来愈来愈直接的色情裹在艺术里,最直接的反应是我失去了与儿子一起看电影的乐趣,所以,非议之、抗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