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德学习考察报告(一)
这是一篇旧文,发在此以为深港双城建筑年展凑热闹,并为目前地产淡季提供一点谈资.
2005年5月9日至19日,随深圳市副市长闫小培同志赴德国进行短期的学习、交流与考察,访问了友好城市纽纶堡,参观考察德国社会住宅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观摩了解德国旧城改造与更新的情况。在德国逗留时间仅八天时间,行程非常紧凑,主要活动在柏林、纽纶堡、斯图加特三个城市,最后经法兰克福乘机返国,感到收获不少,对此行考察记述如下:
在与深圳结为姐妹城市的纽纶堡,受到纽纶堡爱尔朗根市长巴勒尔博士和富特县长波莉博士等的热烈欢迎。纽纶堡地处德国南部,是巴伐利亚高地地区仅次于慕尼黑的第二大城,这个城市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此审判战犯而名噪一时。该城属于欧洲的几何中心位置,在中世纪欧洲,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的财宝箱”,这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地区,交通发达,其信息通讯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和交通技术方面的研发均处于世界前沿,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高技术制造领域也卓有成效。这里还有着优良的手工艺传统,在中世纪时就有上千位金银首饰工匠聚集于此,至今也以盛产名牌办公用品、工艺礼品而著称。我们参观了爱尔朗根市立博物馆,亲睹那些在数百年前就融入德意志日常生活的精巧而坚固的手工机器,如车床、纺车、酿酒机,对德意志人做事的严谨认真的传统增加了一层认识。
图1、中世纪德国的手工作坊中的车床

|
纽纶堡老城中心的卡萨堡是中世纪国王康诺德三世的王宫,紧挨卡萨堡的是霍芬佐伦王朝建成的修道院,这是纽纶堡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建于十一至十二世纪。王宫建于一座山包上,依山就势,外有护城河沟,雉碟雄起、雕堡兀立,哥特式建筑风格雄浑而质朴,石作、木作均很粗犷,让人感受到国王并非精衣美食之辈,而是不吝粗衣恶食而专注王国社稷之人。从王宫沿皇帝大街西行一直到洛伦佐教堂,皇帝大街是一条宽阔的保留着中世纪风格的步行街道,其间经过15世纪宫廷画家丢勒的住所、老市政厅、大市场和老府邸,还有一座拥有许多历史故事的桥梁和河道。登临王宫的塔楼,这条中世纪街道和周边一大片红瓦尖塔建筑,氤氲着一片旷古悠远、人神共在的幽幽情调。
14日白天参观王宫、博物馆和新老建筑融合的街道,晚上参加爱尔朗根啤酒节的狂欢。持续12天啤酒节是爱尔
朗根的一个盛大节日。爱尔朗根生产和储藏啤酒的地窑是远近闻名的,集中在城市边缘的一座山下,最长者达400余米,通风排气和排水设施非常完善,如今一些临近街道的酒窑也成为旅游点,将有特色的传统产业融进旅游观光业,是现代城市与历史进行空间对话的有效模式。
图3.啤酒节的狂欢

|
在纽纶堡,我们还特意前往参观第三帝国兴亡的一些见证物:帝国体育场、“宽街”和如今已改为档案馆兼展览馆的帝国会议大厦。雄伟的帝国体育场的高大平台上,一眼望去,空空荡荡,但仍有几份恐怖和血腥的味道,曾经高耸的旗杆已荡然无存,但两旁的焰火台仍在,黑压压的纳粹党员已经消遁无踪,但他们的暴力与邪恶对人类心灵和历史的戕害痕迹仍将长久存在下去。帝国会议大厦据说只建到原设计的一半高,帝国就覆亡了,希特勒未来得及在这座会议大厦开过一次会议。这座拥有巨大会议厅的大楼是由一个方型前院和弧型会堂组合而成的,如今在方型合院的一角斜刺里撕开一线裂隙,作为入口和直抵中心的廊道。展览主要是第三帝国的种种惨剧,少部分是盟军解放与德国重建。我们一行匆匆,但仍感到无比的震惊。
与纽纶堡的复杂历史相比,深圳是非常单纯的。与曾经拥有暴烈的帝国雄心相比,如今的纽纶堡是非常平和而安详的。置身欧洲的地理中心,正值德国极力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总体氛围中,能较容易地把握到欧洲一体化在精神价值和日常世俗生活领域两方面所面临的困惑。但一体化的推动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而放眼珠三角、泛珠三角城市之间的合作,这种在一国之内的区域协作,似乎并没有多少具体的进展。深圳与纽纶堡之间的友好联系,也有待于更深入的政府与民间多种途径的合作,并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在柏林和斯图加特,我们的社会住宅考察各有侧重。在柏林是参观有名的国际住宅展、上世纪早期就开展的德国工人住宅建设,以及了解东西柏林统一前后社会住宅的发展演变状况;而在斯图加特,我们主要参观了图宾根城市住宅新区“南城”的建设,并专门与住宅史研究专家库恩博士(Dr.Kuhn)就德国住宅发展史进行了座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