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为何免不了准政治途径?
我在6月28日的博客文章《农民与高房价问题之底牌》中,已经说明,中国宏观调控不止是一种经济调控,而很容易依赖政治调控来达到最有力的效果。不过,今日中国与昨日中国的差异在于,昨日中国是为政治而政治,今日中国可以为经济而政治。
果然应证了我的预感,国务院督察组全国巡视,这一举措为什么现今拿出来?因为经过十七大的政治资源重新整合出合力,这次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副部长们组成的房地产督察组,直接而言是温总理在新加坡发表对于民生住宅问题关注的讲话后,作的具体落实举措,更深层的安排:十七大提出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所应该体现的对民生、对社会大众物质文化生活真实需求的重视。以人为本,不能以权贵人物为本,而应该是以普罗大众丰裕人生为本。
如果不去妄想高层政治的框架选择,仅仅从目前房地产价格出现大幅松动的局势,因而可以说人们为猛涨的价格而导致忧心忡忡所获的片刻喘息来看,也有足够的理由来评判房地产业的示范性企业和人物的近年来表现:鲜有及格的。
在中国的企业成长过程中,有的企业表面上倡导社会责任、长期发展机制,其实,在可能获得暴利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一个例外,都选择了先取暴利,再论其它。说什么自律,说什么宗教家情怀,说什么悲天悯人,都是假的。
现在,这个拥有最大资源的领域,居然闹腾了一番,只好又折而祈求政治力量的深度介入,你说悲哀不悲哀?真的不争气。全国房地产企业的整体上不成熟,导致政治必然过度介入,这是目前阶段的社会的宿命。
希望房地产业的领袖企业和人物对此有深刻的反思,尤其是私有化的房地产公司,更应该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系统的考虑,兼举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达成可以走向长久的和谐的行业发展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