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万人能干什么?
中国现在有好几个省人口超过8000万,如河南、山东、广东、四川,这些省份还时不时感觉人才不足,主要是感觉参与世界城市竞争之底气有所不足。
1850年,全世界人口也才不过80000万。1850年之前,或者说1850年那会,世界上有哪些成就?
我们知道,那时候的中国大约近40000万人,占了全世界的一半。1840年发生了鸦片战争。仅有千多万人的英国,创造了船坚炮利的优势,胆敢对中国开战。
更早一些时候,仅仅几十万人的满族人,仅仅以骑兵就征服了几亿的汉人地区,问鼎中原。
1850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占到了大约50%,比现在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城市化程度还高。看来,是城市化保障了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落后就要挨打,在当代语言中可以转化为城市化程度低的国家,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较低。
我的家乡湖南省的人口现有6000多万,最近省里来了倡议书,要湖南士子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要是倒回到1850年,我可能还是一个40多岁的乡间秀才,或许屡试不第,或许点了翰林也未可知,大概也能洋洋洒洒数千言,写上一篇策论以献一方诸侯。
1850年,道光三十年,曾国藩刚好40岁。曾国藩该年度论文最出名的有《应诏陈言疏》,揭露官场“委靡因循”,官吏们贪婪怕事。而曾氏已位居兵部左待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的高位,或许在曾氏心中这个位置还不好使,在该疏文中,直言皇上要用好人,言外之意是尤其要重用如曾氏这等人。
1851年,洪秀全就在金田起义了。直接参与太平天国的起义部队的,大约占到全国的千分之一有多,而曾国藩的湘军总数,从来没超过12万人。曾国藩要养这么一支并不庞大的部队,弄得湖南、江西两省人民税赋厘捐很重,所以湖南在家种田的士子中有人献策要曾国藩把官做大点,以打破只靠这两个并不富裕的省份支撑湘军的瓶颈状态。这种策论比发展地方经济的策子管用,待曾国藩做了两江总督乃至直隶总督,湖南人总算得了些实惠。湘军将领们把战争胜利获取的浮财运回老家,湘文化总算在中国大地上安营扎寨,而湘文明却未见得有多少进展。
而远在曾国藩的经天思想与纬地功业面世之前,在全世界人口尚未达80000万之前,1789年有法国大革命,1776年有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再往前有《百科全书》的出版和启蒙运动,更前一些,有文艺复兴,有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力大增,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建立世界秩序的领袖。
这些辉煌的业绩,都是全世界人口不到80000万,中国人口占了近一半,欧洲总人口不过10000多万的情况下完成的。那时候,人类的平均寿命不过50来岁。
而现在仅深圳一城之人口就达1300多万,我在这1300多万人口中学历算是比较高的,却不会写一篇策论,无论是关于深圳的,还是关于湖南的。我有关宇宙的知识,并不比十八世纪百科全书派中任何一个人多。
而就在我的身边,我敬爱的母亲相信如果有什么运气的话,一定是观音菩萨在显灵,我的妻子也悄悄地带着孩子去仙湖庙里去乞求菩萨保佑,让孩子在那脏兮兮的蒲团上屈曲柔嫩的膝盖。
(2006年11月14日,于上海福州路新城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