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费着的“权威”
本城有一家大型连锁购物中心,每到节日前,必定会印制一批购物卡,待卡被各机关、企业和个人买空了,该公司按惯例会托权威部门的某些人士吹出风来,公司的高层正在协助公安部门的调查,可能购物中心要关门了,手头有卡的人快点去花掉。如是者已有四五次了,但该中心至今仍然火爆地开着门。
另一则消息,中共中央党校举行“2006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暨中国房地产品牌发展高峰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机构共同组成“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发布“2006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结果。
这两个事例,一暗一明,揭示了社会的“权威”被消费的状况。企业家们是比社会的其他人更精明的,他们善于利用种种权威。合法地利用的,如演艺、体育明星代言某种产品,有点非法性质的,比如发布公司高层被查的虚假消息以促销,而叹以其胆大之余,也有点隐忧:公安部门允许这种小道消息传布吗?公司难道不耽心“频频被查”的负面效果吗?一家试图打造“百年老店”的公司会这么为了区区几张购物卡的速销而玩“破脚骨”把戏吗?而党校的权威空间里,发布经济指数和排行榜,也算是党倡导市场经济的一种标志吗?这确实有点演员代言汽车品牌的味道,一般说来,党校教授里面,并无地产精英。冯仑这种从党校出来的,成为地产精英,也没人叫他冯讲师或冯教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