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域归来(关中乾陵)(之十六)

(2006-10-16 09:45:52)

西域归来(关中乾陵)(之十六)

 

关中乾陵

在关中行走,随便就可碰到大故事。刚写完昨天的茂陵故事,还漏去了参观霍去病墓的情节,今天又只好写一写参观乾陵的事。这回来关中,有两个机缘:一是随深圳市政府代表团去了青藏高原,途经黄土高原的西宁,就想顺道拜访关中;二是我的好友是陕西淳化人,现住咸阳,他虽是工科出身,却也爱好历史典故,这方面颇有修养,带我走一走古城西安之外的一些外地游人不常去的场所,颇得我意。

走在去乾陵的路上,见到一个公路标志牌,往右的箭头是昭陵,往左是法门寺,从去法门寺途中又叉分出一支往懿德太子墓,本以为这几个地方紧挨着,其实却相隔五、六十公路,这几个地方分属于咸阳的兴平县和宝鸡的乾县和扶风县,地名皆古意盎然。

先去武则天与她丈夫唐高宗合葬的乾陵。自秦皇汉武以降,皇帝陵逐渐缩小占地规模。我想这绝非后世皇帝不愿做大,而是人口增长,城市规模扩大,使皇帝能划为帝陵的地方越来越小。当然,作为补偿,陵园建筑可能越来越精致。总之,皇帝从来不是省油的灯,并且,总是愿作无比耗油的长明灯。无奈耗油若愿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能有一搭没一搭地耗着。

乾陵规模巨大,差点追上秦皇汉武。武则天才真正有资格说秦皇汉武,既输文采、更逊风骚。武后风骚不但在长久,又在朝朝暮暮。骚而骚出了大名堂,她是世界女权运动的绝对先驱。当今之世女权运动在理论上左躲右闪,回避二分法的权力报复问题,若真让她做了武后,一定会说这是女权运动的光辉典范。

参观乾陵,粗粗地有两个疑问:一是关中黄土高坡,为何会出现独立无朋的青色石灰岩山体?二是武后墓葬之神道起于“双乳山”,其名其意是后世所附还是武后选址的原意。前者为科学问题,后者为历史问题。我不得其解,相信这些问题也不是我个人的什么发现,说一说,不求甚解也罢。

同去的朋友说这些石灰岩是人工搬来的,有些石头还来自遥远的西域。这是有传统的,如汉代霍去病墓状如西域祁连山,且从祁连山上运了一些大石头回来放到墓上。乾陵神道旁近武后“无字碑”位置还有数十个矩阵排列的匈奴归顺者塑像,而乾陵山体上的石头,相当部分正是从西域运来的,且有些为河间石,有流水冲刷的痕迹。有些石头上有人工斧凿洞眼,可为资证。

“双乳山”之说,为诸多导游爱添油加醋胡乱解释的引子。然既有双乳,却不对称,且有乳而无头无腰无腿,岂不怪哉。不足为信也。

关中乾陵,真正值得一说的是无字碑,这是对中国勒石刻碑、树碑立传之传统的反动,颇有启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