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杂记
(2009-11-22 18:23:25)
标签:
家事杂记生计怯意保姆北京情感 |
我自认为是一个很恋家的人。与朋友们相比,我似乎已经厌倦了夜生活的灯红酒绿,自打结婚以后,每逢华灯初上,除非事先多次相约,或是不得已的公务,否则我心中只会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家。也许是人快到中年的缘故,在我的心里,一到晚上,真的再没有比守着自己的夫人孩子更幸福的事了。即使一句话也不说,只要我心里知道家人都在边上,我的心自然就会显得坦然一些。
我真的很留恋这种感觉。以至于许多个周末,甚至有原来计划好的约会,临到点时,我竟又会踌躇起来,以致于有时竟得罪了朋友,可自己却实在是无法说服自己能抛开家里的温暖。这是一种真实的感受,并没有要刻意地标榜自己多么顾家的意思。
我小的时候,父亲迫于生计经常要外出谋生。少则数月,长则一年,小时那种对父亲归家的期盼至今记忆深刻,那时开始,我以为一个家庭最大的幸福就是每个人都不要分开,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家的模样,也才成就一个家庭的幸福与温暖感觉。长大了,长期自己一个人过着单身的日子,但对拥有一个家却一直心存向往,以致于给自己曾暗下决心:到多少岁的时候,无论跟谁都要结婚。所谓以此确保自己的人生规划,老实说这其实只是开始害怕孤独的借口。
但却没有想到,自己在成家之后的第四年,却反而选择了离家远行。当年在长沙工作七年之后,终出现了七年之痒,当许多人通过各种方式要挤进我所在的单位时,我却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原因是我对当时所处的环境有着深深的失望,急切想能有一个全新的更高的天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尽管未来是未知的,也很可能面临着惨败。但是以我的性格,不试我绝不会甘心。后来我就只身来到了北京,这座全国的首善之城。
离开家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且不说生活与物质条件又回到了刚毕业时的一穷二白,单就孤身一人的冷清与无助,就足以让我至今对一个人的生活心生怯意。于是自己只好把对家人特别是女儿的思念,转化成一篇篇文章,这也就是我这个博客的由来。几年来这个博客不仅记录了我的曲折故事与所思所想,同时也在无数个清冷的晚上帮我打发了许久无聊的光阴。于是我留下了数百篇文章,但最后却也没能挽留住原本就支离破碎的家直至最后彻底瓦解。
但尽管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没有房子我在北京的生活谈不上富足与稳定,但我还是多次坚持一定要把点点从长沙带到北京,这缘于我心灵深处对这个小家伙的疼爱。父母不在一起我已然觉得愧对点点,就是希望能让她跟我在一起以此弥补我的过失,但至今回想,点点跟我在北京的日子里,却说不清是我陪着她还是小小的她陪着我,并解除了我的孤单。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对点点的生活的照顾与安排却让我无比充实且有深深的寄托,也使得我相当长的一段苦闷的日子不至于过得那么难受。
然而出于这样或那样的考虑,点点还是又回到长沙了。尽管我知道这样的安排点点会更幸福,也更适合于她的成长,但这抵销不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思念。我终究还是希望有一天而且是尽可能早的一天,点点能回到我的身边。当然这只是一个希望,因为毕竟,点点还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孩子,我想孩子,她另一边的亲人应该也会想吧。只能互相理解着来。
也是出于追求家的完整性及由此产生的幸福感。茗茗的外婆出于多种考虑,想把茗茗带回东北抚养,欣儿由此也可得到一些休整,但我一直就没有同意。坦率地说这其中有自私的考虑。一是感觉一家四口人,分在三个地方,这家是否太散。虽然新请的保姆说与其老公迫于生计一年也就聚个十几天,但我很难忍受自己与家人分别太远太久;二是经历了这几年家庭的变故之后,我的情感似乎已经再也经受不起这种亲人分别的苦痛,经受不了长期不能相聚的孤独与相思。因为与点点好几次分别时,心中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至今不忍回味。
一家人,可以苦点,但是在我的心里,底限是无论如何都应该在一起,尽可能的不要有分离。但最近却遇到了难题。欣儿小,带孩子没有经验,自岳母回东北后,茗茗几度出现小状况,令人担心。而欣儿也是非常上心,几乎二十四小时少有睡眠的机会,请的保姆也根本帮不上忙。东北知道此事,接连打电话催着欣儿带茗茗住上一段,我一直犹豫不决。只叹造化弄人,看来唯有顺其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