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
写这篇文章源于受到的一次小小的“打击”。“十一”再爬野长城,遇一对二十出头左右情侣,男孩突然热烈开口:“师傅,这距天梯还有多远啊?”我一下愣住。这可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人这么称呼我,能称得上“师傅”的人按常理推测也应该在四十岁左右上下,我这三十出头,怎么想也不该把“师傅”这词加在我身上啊,更何况众皆说我面嫩,平素多只听人说我看上去只有二十五六岁年纪。但定神一想,也是,岁月不饶人,看着眼前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一代,可不我能称得上是他们的叔叔了吗。一想至此,又回忆起自己平素都把自己当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行事处世,不禁觉得脸上有些火烧。记得上月25日,我出席《中国老年》杂志创刊25周年座谈会,今年六十岁的著名作家梁晓声也讲了一个似乎同样的小故事。一次他乘出租,不小心将手机与钱包落在了车上,当时无察觉。好心司机发现便按钱包中所留名片给他家中打来电话,称:“您好,你们家一老大爷把包和手机落在出租车上了,请……”,当时梁正在创作,一听说“老大爷”三字,下意识地回答:“我们家没大爷,你打错了。”便挂掉了电话。结果很快对方又将电话打来,坚持说那位“大爷”的钱包里的电话就是这个电话。这下把老梁搞得有些生气。“怎么搞的嘛,跟你说清楚了,我们家没老人。”正好老伴回来,接了电话,仔细核对,发现果然是梁先生自己的手机与钱包。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梁总会上笑谈:“我真没觉得自己老,可事实上确实已经迈入了老年行列了。”
看来人生一世如白驹之过隙,时间的确才是最可怕的东西。年轻的时候盼着快点长大,人过三十,特别是为人父母之后,突然又觉得时间的宝贵来。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反应明确不如二十出头的年纪,心里头又开始特别地留恋年青时的状态。如我之体型一直以来非常匀称,虽经常出入交际场合,可不管怎么喝酒,这啤酒肚就一直没有出现过。每次回老家,父亲总是流露某种遗憾,说别人的儿子在外发展一回家大腹便便,一副大老板的样子,只有我儿子怎么这么些年一点没见胖起来,特别是肚子没有长起来,显然份量不够。说实话这也的确曾是我心中暗藏的一块心病,我在一份国家级刊物任职,打交道的多是四十五岁以上的社长总编辑们,以我之年龄与他们相比本已相去甚远,我这面相尚嫩,加之体态轻薄,在这些老总面前明显是不够份量的,所以就一直想如何让自己肚子长大点就好,这样虽大腹便便,但至少能显出些男人的份量,用父亲的话说,这样往位上一座也才能压得了台。可长时间以来事与愿违,无论我如何发展,这肚子上依然没有一声多余的肉,更别提大肚子了。事情在我三十三岁以后有了转机,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年上半年,仅仅一两个月的时间,毫不经意之间,我原来的裤子突然再也系不上纽扣,裤头明显变小了好多,这一下我才发现,原来一直追求的大腹便便的“理想”不仅有了实现的转机,而且可能大有发展之势。然而这种暗自得意与显摆没有超过几天,就发现肚子的发福只能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你的身体的机能在慢慢的衰减,而因为肚子长大,所随之而来的更多是身体的不适与陡添烦恼。比如饭不能吃多,稍一加量便只看见自己原来平坦且满是腹肌的肚子浑圆如小球,竟能把原本自然垂下的T恤顶起一个球的外形,更要命的是,整体腹部由于长时间承受不了大肚的重量大大有总体下垂的趋势,偶尔沐浴时对镜审视自己的形体,大肚带来的是对自己身体的顿生厌恶之情,不由想起《红楼梦》中贾宝玉把自己的身体比做一幅臭皮囊确是再贴切不过。
但很明显我已经无法阻止肚子变大的趋势。身体的变老,组织机能的衰退是绝对的自然规律,无论你如何有养生之道,无论如何锻炼,那也只是稍为的迟缓老去的速度,终究抵不过自然规律的力量。昨晚我就有在想,这一声“师傅”,的确惊醒了我这梦中之人,也算是心态从青年到中年的一个转折吧。那个风华正茂的二十多岁健壮如驴的我已经化为历史的烟云,而那个意气风发包打天下的常加夜班的我不知不觉间也已经远去。我应该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注意生活的节奏,更重要的是,应该以符合自己年龄段的思维与处世风格来处世了。甚至偶一想到,大学毕业,已逾十年,这十年确是弹指一挥。再想下个十年结束时,届时同样会是这样一种感觉,再下个十年呢?届时我们这一代人就该准备退出历史舞台,也如作家梁晓声一样毫无意识地进入老年社会了。每想至此,只觉得时间的宝贵,心里也生出些对未来的恐惧来。
但随后的另一次经历很快改变了我的心态。十一期间受辽宁日报传媒集团之邀,去了一趟沈阳,深入本溪水洞,畅赏关门山红叶。特别是在赵本山的关东影视城的一幕让我感受颇深。关东影视城开城不久,规模庞大,一切皆是老关东一些著名建筑与老字号的复制品,为了尽量还原上百年前的原貌,施工方特意用高锰酸钾氧化所有建筑的外墙,使得我们来到影视城的街上,只觉自己穿越着时空的隧道,站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最感染我的当是那一批老人,为了增加真实感与人文气息,影视城雇来一批从各地文化馆退休的老人,大多都近七十的年纪,身着上百年前的各类闲杂人等的服装,摆着各种各样的把式,有卖铁板烧的酒倌,有呦喝柴鸡蛋的大妈,有穿梭于街道巡防的张作霖时代的警察,更有一位摇头晃脑所谓沈阳内政警察局的一位分局局长。每遇到行人,无一例外地用百年前的招式热情招呼着我们,用当年的腔调聊天,销售那些足可以乱真的假把戏。欣赏之余,我就在想,这些老人真了不起,去掉他们身上的装束,离开他们扮演的角色,我能看出来他们在表演各种动作与身份时是非常充实而快乐的,在这里没有烦恼可言,没有纷争可扰,没有贫富之忧,一切就是这假戏与回忆中给每一个置身此处的人增添无比的快活。在影视城的西南角,几十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为游人准备着一场并不专业但绝对精彩的演出。印象最深的当属几位七十开外的大妈的老年模特表演,广场上回荡着《太湖美》的悠扬曲调,她们身着统一鲜艳的旗袍,手执古时的执扇,伴着音乐的节奏,款款而来又依依而去,特别是脸上的笑容,相对于那些年轻的漂亮女模特而言,她们的笑容更加写满历史,写满经历,写满一种经历纷繁世事之后的恬静与豁达,写满一种超脱的自信,她们的表演更像在诉说着一个经久以前的故事。如果说年轻女模特的表演可能让人会欣赏她们的美丽与健康的身体的话,这几位老人的模特表演更让我欣赏到她们的健康的心态与生活方式。由此我不禁感慨万端:为什么要恐惧自己的老去了,看这些大妈,她们的快乐就无与伦比,无人能比,人生随意,率性就好。
可以想象,即使在平素的日子里,这些老人一样是快乐的,而且是发自内心的那种快乐,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恐惧自己的老去。如果没有真正的快乐做积淀,没有随意平和的心态做基础,没有长期的快乐做坚持,她们的步伐不会那样的轻盈,她们的笑容不会那样自然。所以,快乐由心。虽然梁晓声第一次被人称大爷颇为不爽,虽然我第一次被别人称为“师傅”还很不适应,虽然身体的老去可能会让你暗叹自然规律之残酷,虽然在生活里总会有些这样那样的风雨沧桑让你如海上之舟,几经浮沉,但唯有健康自信的内心,顺应人生之规律,随意与平和,才能始终让你感觉到人生之快乐。
父 亲
2008年10月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