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科普作家出书前
长寿作家王维浩,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家殊荣
“我是吃了午饭才从长寿赶来的,早上我还在家写作呢。”王维浩对记者说。
9年出版81本科普书籍
“勤奋、多产”,是市科普作协秘书长简渠对王维浩的评价。“上个月,包括王维浩在内,我市有5人还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普作家的荣誉。”
王维浩是长寿区作协副主席。他的作息时间极有规律:夏季早上6点、冬季早上7点半,按时坐在书桌前开始写作;上午11点开始做饭,等妻子回家吃过午饭后休息一会儿,下午2点到5点继续写作;晚上休息,看电视节目。
从1998年开始跟出版社联系出版少儿科普读物,9年以来,他已出版81本科普书籍,累计发行量高达数百万册。
出书前先请小孩提意见
“从封面到内页插图,都是我自己画的。”王维浩说,他出版的少儿书籍,几乎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为了检验自己的科普读物是否受欢迎,王维浩经常在出书前请住在同一小区的孩子们提意见。“这些孩子能够很直观地表达他们喜欢什么,对我出书很有帮助。”年已半百的王维浩说,他现在和很多孩子都是好朋友。
“偶然”当上作家
王维浩是怎么走上写作科普读物道路的呢?他称,自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重医卫校毕业后,分配到长寿湖狮子滩电力开发公司医务室。一次,他发现周围的群众对医学卫生有很多误解,就写了一篇有关的科普文章,投给《重庆日报》。报社登出了这篇文章,还不断地向他约稿,他就开始了科普文章的写作。
到1998年,他决定不再写“零碎文章”,改写科普书籍,结果大受欢迎。他随后办理了内退,专门写书,他的第一套科普故事《神秘的小动物王国》(4本)很快经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王维浩编绘了系列丛书《花狗探长皮里斯》(共12本)。该书的版权后来被卖到了新加坡,他的另一些科普读物的版权被香港、台湾的出版社买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