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无耻成这样的!(新浪网友)
   
看完整个调查报告,对这个人的评价是:不负责任;浮躁;愚蠢;不可救药。(山西省晋中市网友)
   
段做人不地道,应该把退给他的学费还给人家,至少要跟人家说一声。人家给你钱是让你读书的而不是让你开公司的。(新浪网友)
   
人穷并不可怕,可怕的丢掉志向和气节。我认为段非常的无耻,缺少最起码的道德。起诉他是最好的,让他学学法律,长长记性。(广西网友)
   
我想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查清段开公司、买房子等等的资金是哪里来的。既然有这么多的有钱亲戚,又为什么接受捐款?既然能够开50万元的公司,那为什么支付不了2.5
万元的北大学费?(新浪网友)
   
既然筹集到助学的善款,你就应该踏踏实实的把钱全部用在学业上,不论什么借口,都不应该这么去做。拿了别人的善款,居然说是“被动的,不想要的,是政府要树立典型”。就凭这话,就够无耻了!(上海网友)
   
不知道段是不是骗子,但他肯定是个无赖,是个小人,是个不会帮助别人的人,是个不善良的人。(江苏省无锡市) 
   
通常来说,捐助者有权利指定善款的用途。如果使用者不按照当初的协议来使用,就是违背了诚信。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段后来想自己发展,这一点很正常。但是,最基本的也应该跟捐助者说一声,让他们中止捐款以及将未用完的捐款退回。(香港网友)
   
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不愿意从社会的底层做起。最终害了自己!如果段感觉很无辜,就应当首先把房子卖了,尽自己的能力偿还债务,然后靠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挣钱。(北京网友)
   
一个负面典型,带来的是对所有受资助者形象的破坏,这位段某,在伤害资助人的同时,还伤害了天下所有善良的人。如此坏的影响,以后谁还愿帮助他人,谁还敢帮助他人,这样事件的影响,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江西省九江市网友)
   
段靠捐助才能上学,本应踏踏实实求学,但其好高骛远,竟然看不起月薪五千元的工作,真本事没学到就退学妄想发财,纯属自食恶果。(四川省网友)
   
此人做人处事的原则很有问题,缺乏做人起码的诚信和道德。没犯法并不说明你没问题,因为违背了社会的道德标准。(广东省湛江市网友)
   
我认为段夏霖起码不是一个具有好的人品的人,现在的人为什么穷就志短呢?随意挥霍别人助学的善款,即使有千百条理由,都抵不过缺少诚信这一基本理由。因此不管捐款人动机如何,接受者都应心存感恩,更加努力以回馈社会,去帮助与自己一样有困难的人。因此段夏霖就应该受到谴责,而不应受到同情。对他这种人以后就不应该给予任何帮助。因为他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上海网友)
   
怎么给钱他读书成了一件很委屈的事情?
弄得他象个受害者。(德国网友)
   
善款是助学的,不读就应告之捐款人或退款。自己不读了,还继续收助学捐款,段是一个人品极坏的卑鄙小人。(贵州省贵阳市网友)
   
段的无耻在于:1.将自己接受捐款,歪曲成是社会对他的人格侮辱;2.将媒体、政府、个人的捐款行动歪曲成为想作秀,傍他这个“名人”出风头。这个人太可怜、太龌龊、太自私了!(新浪网友)
 
   
昨日,《新京报》刊发了对一直未公开露面的段霖夏的采访报道,段承认自己已从北大软件学院退学,并用助学款办起了公司,同时声称自己对此“问心无愧”。其表态甫出,立刻引来网友如潮恶评。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网友纷纷指责段霖夏没有做人的基本诚信。
   
段霖夏在受访时还声称自己“并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捐赠”,受捐数万元是出于对父母和社会的考虑,违心做了不愿意做的事儿。“当时社会上捐资助学方面的慈善活动不多,大篇幅报道我也是一种社会需要。”
   
与四年前媒体披露的“不想放弃读书”不同,段霖夏还声称称北大软件学院并非他兴趣所爱。所以他在2004年9月向学院领导提出停学,并获得批准。
   
“我有权利选择,我问心无愧。”段霖夏说,捐助人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好起来,“如果继续读书,也过不好,我想,那也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他同时承认,对于退学的决定,并没有告诉曾经帮助他的资助者。
   
段称自己“问心无愧,我没有犯法。”与父母认为“名誉扫地”不同,他声称此事对他来说“名誉并没有失去什么”。
 
(自称被当成骗子“内心非常难受”的段霖夏 
新京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