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一来,楼市进入调整期,全国不少城市房价纷纷跳水,地方救市此起彼伏。而开发商也没闲着,一系列空前绝后的销售模式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不发奇葩。这不,西安一开发商就公然打出“买商铺送户口”的绝招,让不少周边有需求的购买者蠢蠢欲动。在我国目前户籍政策下,买商铺就能送户口,这靠谱吗?
违规销售 夸大宣传 虚假承诺 就为卖房
据报道,记者以购房者身份来到销售中心后,销售人员直接说,买商铺可以送户口、送教育,不管父母谁买,其配偶和直系亲属的户口都可以过来。从销售人员大言不惭的推介中,让人感觉到似乎我国户籍政策已经放开,买房入户已经水到渠成。但记者咨询了所在地派出所后却得出了相反的答案,由此不难看出买商铺送户口是个噱头,落户是假卖铺是真。
就该项目目前而言,根本不具备销售资格。按相关规定,商品房只有具备“五证”后方可销售;而“五证”齐全后还应凭“五证”、经营主体营业执照、行业资格证等相关证件到工商部门进行广告审核,通过并备案后方可对外广告宣传。没有“五证”上市销售本已违规,未经审批、夸大宣传、虚假承诺,欺骗消费者涉嫌多重违规,为什么还能大行其道?
然而,这种现象在西安楼市并非个例,数年前城东某盘就曾以买房(住宅)送户口为噱头打开销路,时至今日十多年过去了不仅户口没有解决,就连房产证都没有办理。开发商为卖房煞费苦心,消费者就是长三只眼也防不胜防。
如果说虚假宣传是陷阱,空口承诺不可信,那么该项目能堂而皇之的将承诺写进合同就不由你不信了,这里相关部门的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买商铺送户口有无法律依据
我国关于户籍登记以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婚姻登记条例》等。西安市公安局根据西安市政府《西安市迁入市区人口户籍准入暂行规定》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迁入市区人口户籍准入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于2011年7月制定出台了《西安市公安局迁入市区人口户籍准入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即辖区内相关公安派出所作为户口管辖的主管部门。个别开发商宣称购买商铺就能获得西安户口,首先在主体上属于明显的不适合,因为我国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规定而且也不可能有相关规定将办理户口迁移及登记的权力授予任何一个开发商或任何公司法人单位。其次,在相关的政策方面,西安市针对外来人口迁入本市区的条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西安市公安局迁入市区人口户籍准入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西安市对以下几类人员规定允许其户籍迁入本地:1、高级人才本人及其配偶、未婚子女,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等;高学历人才,需要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研究生;技能人才,需具有高级技师技术等级等;2、国有法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达到一定条件,其法定代表人或自然人股东可以申请迁入;3、符合安置政策的人员,如军队转业复员干部;4、依法收养的被收养人;5、允许办理集体非农户口的大专院校学生等。纵观整个实施细则,我们没有看到有在西安购买商铺就允许本人将其户口迁入西安市区的规定,因此,个别开发商宣称购买其商铺就能获得西安市户口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除非商铺购买者符合西安市关于外地人员户籍迁入本市区的相关政策规定,否则就没有资格申请户籍迁入,而该资格的获取与其是否在西安市购买商铺没有任何关系。
综合上述,我们认为,个别开发商声称买商铺能落户的宣传涉嫌虚假宣传,是打着落户的幌子来卖房子,与法不符,也是不靠谱的。消费也要从这个案例中总结得失,对待买房这样的大事,不能像买彩电、冰箱等那样简单,应慎之又慎;万不可轻信卖方一面之辞就盲目购买;要落实“五证”原则、克服“占便宜”思维,可上专业网站查询、向专业人员咨询等,充分了解后方可出手,盲目出手伤害的是自己。
此案还暴露出相关部门监管环节存在缺失,正如一个消费所言:“我觉得,真正的问题出在监管上,如果相关部门真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对整个市场、行业的监管到位了,就不可能出现这样骗人的把戏,劣质的楼盘。”开发商为了吸引消费者购房,经常会给楼盘穿上精美的外衣,创意花样百出,词语虚张夸大。在一定程度上,广告是购房者获取房屋信息的重要渠道,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很多时候直接影响购房者的最终选择,所以在遇到买商铺送户口的宣传时,消费者只要冷静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避免掉进陷阱。
从南京、到北京,买家没有卖家精。
虚假承诺无底线,稍不留意掉陷阱。
盲目轻信是大忌,捂紧荷包看分明。
(本文得到陕西至正律师事务所李文喜主任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