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9年11月11日,淘宝盯上这个日子,光棍节从此疯狂了。这一天,淘宝商城联合了27家店铺,首次以光棍节的名义,举办了一个促销活动,单日成交额超过5000万元。从此,尝到了甜头的淘宝就像冯导的贺岁片一样,每年都会在这个特定日子继续着。2010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成交金额达9.36亿元。2011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支付宝交易额突破33.6亿元。而2012年的11月11日更是创造了191亿元的新的纪录。
就在网络电商如火如荼的“一不小心搞大了”的同时,在国家连年宏观调控中起起落落的房地产行业也瞄准了这个新的商业途径,尤其在网络化日益普及的时候,各地产网媒也试图突破原有经营模式,杀出一条路来。加之楼市调控,销售趋于疲软,开发商也有销售渠道突破的需求。于是,网招、网拍、网售、秒杀等电商形式应运而生。为了助推房地产电商,地产大腕潘石屹于2011年4月21日在北京用两套商铺在网上进行拍卖活动,虽然“报名人数众多,竞争非常激烈,活动很火爆”,但结果却差强人意。媒体用“两SOHO商铺作秀,潘石屹冷清收场”作为对此次网拍的总结。
关于电商,网络概念并不统一,网民认为是:通了电,连了线,不过现。基本上涵盖了利用网络、不谋面、电子支付等特性。选择电商或网络购物,主要源于它是标准化生产线生产的东西,有着标准、便利、便宜、节时等特点,这些与日用消费品非常符合。但是运用到房地产领域,就延伸出了看现房、网上点、线上下定、线下签约、线下支付的流程。由于是大宗不动产消费,支付货款谨慎表现的非常突出,通常是面对面、看得见的线下支付方式。从这个流程讲只实现了局部电商,应该说房地产电商还处于初级的尝试和探索阶段。
电商是一种新兴网络销售方式、是销售渠道,在小宗日用品方面表现特别突出。随着商家信誉度不断提高,即便网购中发生质量问题,因金额不大都能得到快速解决,因此消费者没有后顾之忧。而房屋消费一是标的大,总价值高;二是生产周期长,有许多问题不可预见;三是出现问题无法像小商品那样及时退换;所以,它的局限性较大。房地产与电商结合时虽不能一蹴而就,但也应在尝试中磨合地再贴贴些。楼市中我们多次看到,某某项目在网拍中一套房屋以低于市价数万元而被瞬间秒杀,我毫不质疑网拍的真实性,只是感觉这样的网拍能够拿出的房源太少,不能实现大宗(额)交易;而价格方面,也只有一套或几套房价相对优惠,并不能真正体现电商活动中便宜的涵义。更多的时候,电商成为售房的一种噱头。
马云称,新的商业方式方法、新的商业流程、新的商业生态系统,对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将会开展一次革命性的颠覆,“就像狮子吃掉森林里的羊,这是生态的规律,游戏已经开始,就像电话机、传真机会取代大批信件一样,这是必然趋势。新经济模式已经有点狮子的味道”。马云显然是在尝到电商的好处后开始憧憬它美好的未来了,但切记,这个“狮子的味道”一定指的是零售业!
目前电商交易模式大约为:看货—支付宝—下定—成交—转款;而到了房地产电商这块就变成:看房—支付宝—下定—线下付款—签约。与火爆的零售业电商相比,由于房地产电商仓促上阵、有样学样,并未在产品、消费者、转化等方面理出头绪,找不到方向和信心,让电商模式用团购形式来取代,这样一来就“飞得很高、落很低”,与期望值差距很大。当然,这种模式对网媒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在与电商逐渐契合的同时,尝试突破与创新,让有效存续的会员在电商模式丰富和完善后得到释放。
房地产电商能火吗?它正在路上,在网上,也在期待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