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五台位于子午大道南口正南一公里的台沟峪内,是距西安最近的一条峪口。驱车南行子午尽头,左拐一、二十米向南,沿子午中学东侧小路便进入峪内。在此之前,我曾攀爬、穿越过两次,多次侧目子午峪(邻峪)、瞻其“五台”风采。对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万千姿态有着深切地感受。
民间俗语有“三九四九冰上走”,说的是隆冬天气的寒象。而在今冬貌似寒冷的三九第九天,我们未曾感到天气寒冷,体验了周身的蒸腾,这是登山带来的热量。千米海拔万般能量,来自于出门见山的小五台气势。
一般进山大多要做一些铺垫,走一段山路,让身体、意识逐渐进入状态,然后逐步拔高,继而步步高。小五台不是这样!他舍弃了“繁文缛节”般无须有的过程,让来自于都城的人乍出围城直面秦岭一目了然。这种直率正是秦岭亘古不变的性格!在这种性格面前,不进则退,你没有其他选择。
登山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是难事,在登与不登的抉择中,你永远无法体会到征服的快感。只有登临绝顶,方能综观“一览众山小”之恢弘视野,方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山以博大包容着人,使人更加刚强;山给予人诸多启示,使仁者乐山;使上下五千年咏山、颂山之不朽诗篇代代流传。
新近播出的电视片《大秦岭》以纪录片的形式从中华文明、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来审视一座山脉。让热衷于研究秦岭、亲近自然、户外登山活动的人们兴奋不已,无疑将极大推动秦岭的休闲旅游活动。在与当地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近期每周六、日两天,仅台沟一处进出人数就高达20000人。与之前不足5000人相比,增幅非常明显。《大秦岭》的播出不只是让秦岭火起来,而是要引起全社会都来关注。在未来大秦岭全方位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去做。
山的博大包容了人们经年累月生息繁衍,同时也被邪恶裹胁。与大家耳熟能详的《智取华山》故事如出一辙,小五台在西安解放前夕也曾被国民党残余占领、封锁了一段时间。只是堪比华山的险要,这里稍逊风骚。以至于一场规模不大的激战,便顺利告捷,小五台很快就回到人民怀抱。事过境迁,如今除了山岩上为数不多的石刻外,其他遗迹荡然无存。而流传在村民中的故事,一代又一代娓娓道来,犹如昨天。
小五台山形峭拔,林木苍翠,风光秀美。时值隆冬,暖阳照射在山坡依然葱茏。有些须黄叶黄澄澄、暖洋洋宛若金秋。五台实为五座山峰,由东向西一字排开。分别以清凉、文殊、舍身、灵应、观音命名。如果从一向五逐台沿山脊攀爬,仿佛匍匐在“苍龙岭”上,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正午时分,站在峰顶回望长安,长安城笼罩在浓雾之中,村庄道路一片混沌。目下三台,屋面白雪覆盖,松柏直刺参天。阳光照射,薄雾缭绕。不是蓬莱,已然仙山。登山在强身健体、开阔心域的同时,能让人挣脱凡事束缚、冲出水泥森林,汲取自然母亲乳汁和日月精华,心灵得到慰籍与放松,从而更加充实。
从司马迁在他那著名的《史记》中,写下“秦岭,天下之大阻”这句话之后,秦岭的博大、壮美与豪迈就昭示于世人。秦岭的72峪在串联、配合完成大秦岭的使命后,如今成为人们节假日追逐的热点。一出《大秦岭》让我们饱尝视觉盛宴后,纷纷付诸行动,走出户外走进秦岭。
伫立秦岭之颠,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下,屏息昂首,微闭双眼,张开双臂,静静聆听来自遥远年代、由八首唐诗汇聚的、秦岭的心语:“终南阴岭秀,碧嶂插遥天。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秦岭愁回马,心事两悠然。行到水穷处,月出孤舟寒。云横秦岭家何在,试登秦岭望秦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