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2日
(2023-11-02 13:15:55)诗论:诗品与人品:
自古道:文如其人,人的性格决定人的行为,抒发出不同的胸怀和情感。民族英雄岳飞的词慷慨激昂。开国领袖毛泽东的诗词大气磅礴。亡国之君李煜则幽怨曲晦。
黄巢作为农民起义者,诗中透出杀气。试看《赋菊》:
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忧国忧民的龚自珍,写出著名的《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理学家朱熹写出的是富有哲理的诗句《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可诗词到了现代某些人手中,却变成了一种工具。以政治术语,标语口号入诗,成为伟大的空话,欺世盗名。甚至是无病呻吟,自以为是,新疆诗词学会会长邓邓世广,吟坛八病刍议中有《诗坛忧思》:
真诗人有几,赝品笑偏多。大话抒慷慨,闲愁唤奈何。呻吟成陋习,堆砌染沉疴。原创无新意,专工翻旧歌。桂冠存百顶,宝典汇千河。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树喜指出:有一种人喜欢故弄玄虚,生僻艰深 ,别人看不明白,自已说不清楚。对这种现象,他写了一首诗予以讽刺: 艰难用典掉书袋,拮据聱牙费疑猜, 细数流传千古句,皆从平白语中来。
前一篇:试论诗词界新旧韵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