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出现贷款难
2012-05-08
08:47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5月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内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本周将陆续发布。
有消息说,4月底银行超储率仍然不低,显示银行体系流动性比较充裕,未来银行的流动性有望向实体转化。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对此发表评论。
叶檀:银行流动性向实体转化现在看来还是比较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银行向实体转化需要前提条件,就是实体经济需要有盈利或者需要有担保。
从现在一些基础行业来看,它的质押、担保已经做得比较充分了,而实体经济比如说钢铁行业,它们的风险依然很大,利润依然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银行想贷也贷不成,因为风险太大。
一季度,银行出现贷款难,向消费贷款等领域拓展,短期贷款增加,说明经济风险远未过去。
国内跟欧洲的情况是一样的。尽管欧洲央行已经向欧元区内的银行提供了超过万亿欧元的 3 年期低息贷款,但非金融企业在今年 4
月份获得的贷款总量仍然减少了 0.17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实体经济低迷,银行找不到低风险的贷款对象。银行的流动性增加之后资金并没有大规模的转向实体经济,原因就是实体经济的盈利空间不大。
评级机构在欧洲的伤口上撒盐,穆迪本月起将下调百余家银行的信用评级,包括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德国最大银行德意志银行以及总部位于纽约的摩根士丹利等。今年2月份,穆迪表示,这些银行的短期和长期信用评级有可能被降至有史以来的最低等级。此举将推高银行业融资成本,并迫使其进一步减少贷款发放额。
资金风险、成本越来越高。
摩根士丹利在提交监管机构的文件中表示,如果穆迪把摩根士丹利的信用评级下调 3 个级别,标准普尔把摩根士丹利的评级下调 2
个级别,交易对手可能会要求摩根士丹利支付 72.1 亿美元的额外抵押,并向特定交易所和票据交换所提供 24
亿美元的抵押,降级成本总计为 96 亿美元,高于此前预计的 65.2 亿美元。
在金融去杠杆化过程中,向银行注水没用。如果有用,日本经济不会有失落的二十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