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世界拉面协会”遭遇“馒头办”

(2007-08-20 01:07:52)
标签:

其他频道

 当“世界拉面协会”遭遇“馒头办”

2007-8-20  新京报

 

    世界拉面协会中国分会撞到了风口浪尖,在物价全面上涨压力不减、政府严格控制价格上涨的当口,居然以协会的名义(还是世界的!)发布涨价公告,首先就犯了政治不正确的大忌。

 

    方便面该不该提价既是一个市场问题,也是一个观念问题。围绕着方便面提价的赞成和反对之声,基本上把中国市场割裂成两半,一半认为市场行为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而另一半人则认为“拉面协会”趁乱涨价牟取不法利润,政府应该坚决控制,让不法商人无所遁形。

 

    如果我们承认方便面价格应由市场调节,就不必对提价行为如临大敌。方便面企业涨价的背后,隐含了方便面企业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判断,那就是,即便企业提价也不会流失多少消费群体,相反可以通过涨价得到弥补;如果我们认可价格应该由政府控制,也就意味着政府应该控制每个行业的成本与利润,调控之手将无远弗届,大概没有市场派会认同这是有效率的管制方法。

 

    比较搞笑的是拉面协会自设圈套自己钻的做法,他们提出的涨价理由是成本上升,这就是说他们认可成本定价法,通过成本加适当的利润制订出方便面的价格。按此逻辑,政府有关部门与消费者就有理由通过考察方便面企业的成本加上以往的平均利润,来给方便面企业的适当牟利与不当牟利划一条界线。

 

    事实正是如此,在宣布涨价后,方便面的成本也就水落石出。不要说方便面原材料的构成被查个底朝天,就是以往方便面“瘦身”加价法的罪过也被一一曝光。据西安市物价部门日前对一方便面厂家调查的结果显示,上半年其方便面生产成本涨幅不到5%,而零售价则上涨了20%到40%。而对方便面企业涨价忿忿不平的粉丝企业也表示,方便面企业成本最多只上涨了10%,价格上涨20%纯属暴利。方便面企业把自己当成了具有社会责任的特殊企业,或者是当成成本难以核清的石油企业,与政府与社会博弈,显然是站错了戏台唱错了戏。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世界拉面协会中国分会惟恐天下人不知的涨价法,昭告天下,几个重点生产企业联合涨价,无怪乎发改委认定,“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相关规定,构成了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这种设下圈套自己钻的做法让人哭笑不得,被称为“史上最失败”的涨价同盟属咎由自取,“拉面协会”也可以说是史上最不懂法的涨价同盟。

 

    大企业联合抬价是最危险的卡特尔,任何政府就不会掉以轻心。我国的价格卡特尔一直是众矢之敌,以往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资源产业的垄断定价法屡禁不止,导致发改委左右为难,如今正当物价上涨的特殊时期,又是对中低收入阶层影响较大的食品领域,其捆绑经济的手段与真正的行政垄断企业相比,只能说是软脚蟹。一个现成案例摆在眼前,发改委岂能放过,自然一查到底,绝不手软。

 

    但是政府对于充分竞争领域的价格控制只能偶一为之,如果成为常态则会对社会效率构成损耗,长远看来必然增加纳税人与消费者的支出,发改委得建立一支上万人的物价检查队伍才忙得过来。

 

    只有两种情况政府应该对非竞争领域的价格进行管制,一是整体经济到了失控的边缘,按照政府制订的标准,认为目前的价格形势已经触发通货膨胀的临界点,政府将对市场尤其是对粮食、资源等基础价格市场进行严厉控制,以缓解物价整体上涨的压力。目前,政府下决心以严厉的行政手段控制物价全面上涨,就属于此类情况,也就是说,政府出之以这样的手段往往说明市场情况十分严峻,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两次通胀都用过同样的手段。二是企业违反有关法律形成价格同盟,政府针对的不是市场价格行为本身,而是这一行为是否违法违规,就如此处方便面事件。而不是像郑州市以前曾经发生过的馒头办事件,馒头、面条重要,所以设立一个办公室专管生产批文和价格。

 

    在充分竞争领域由市场定价,垄断领域由政府定价,在此次物价全面上涨威胁到来之前,各方对此异议不大。这是中国市场化过程中达成的共识之一,也是深化市场改革的基础,政府控制价格不应该以打碎共识为代价,否则我们将看到馒头办等比世界拉面协会更荒诞不经的组织,并且,还是官方正式挂牌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