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管理层股市PK战
2007-5-23 新京报
管理层对股市市场化之路的扶持态度令人欣慰。就在A股市场的投资者对央行货币政策战战競競之时,决策层官员的一系列发言,能够让人们在其中找到管理层对于股市的内在逻辑,这一逻辑不仅通畅,而且符合市场化要义。
从表面上看,不同管理部门的表态似乎榫枘不合。央行行长周小川先生表示关注资产价格,后在回答记者采访时又表示股票市场不归我管。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教授近日表示,上周央行出台的三项政策,针对的都是货币供给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对于证券市场的风险,樊纲认为政府不会出台相关政策去干预市场。而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先生也表示,对于股市的发展应从市场化高度来认识,不必过于渲染全民炒股。无独有偶,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先生也对全民炒股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市场解读为给股市减压,但实际上在几天前的演讲中,尚福林先生提出了十点看法,对于股市的发展与监管提出了全盘考虑。
各方面的迹象联系起来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逾界之事偶有发生,绝不会泛滥。
央行的货币政策针对的是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如通胀率、失业率、GDP等,资产价格只是央行关注的一个方向,不是最主要的,更不是惟一的。在经济总体数据健康的情况下,央行的利率微调是为了让经济更加平衡地发展。
东亚金融危机之前,资产价格过高成为一个显著的指标。但对于央行而言,比抑制资产价格更重要的是研究危机的发生机理,以及分析资产价格为什么不可抑制,带来了什么效应。实际上,对于东亚各国而言,资本项目开放之后短期资金大量进入,造成政府与银行负债率过高,短债长贷期限不匹配,以及资金使用受制于裙带关系效率不高,才是值得吸取的教训。央行的货币与债券的市场化得风气之先,央行一反常态地动用相关政策干预市场有违其宗旨,并且对推进市场化的货币政策传导体制不利。
作为证券市场的主管者,中国证监会的态度十分明确。虽然尚福林澄清全民炒股昨天才被各媒体广泛报道,但早在16日,尚福林主席在中央部长会议上向各部委解释市场情况,显然是对股市热的压力之下作出的全面论述,尚福林谈话的内容涉及股市方方面面,如上市公司质量薄弱、股改对于小股东的保护、市场监管、内幕交易监管难度大、如何看待流动性过剩、对投资者充分提示风险、A股市场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债券市场不发达等等问题,事实上是对于目前资本市场以及应对方法的一个全面阐述。
只及尚一点,不及尚十点,并且对于一点的解读还完全偏误,以为尚福林是在为全民炒股辩护,意在助涨股市,这样的理解力会让你成为资本市场最愚钝的那只羊。尚福林的阐释与近日监管层的作法十分契合,即助推H股与红筹股回归,加强对于内幕交易的监管,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对于尚福林来说,后股改时代的牛市主旋律就是建立有序发展的证券市场,建立证券市场的公序良俗。
尚福林十分醒目地提到了中国股市曾经出现的以国有股东身份理直气壮地掏空小股东的文化,以及内幕交易实行怀疑对象自我举证的制度,涉及到中国股市的国有股文化以及监管的法律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市场基础制度的建立比高歌猛进的股改与清欠要慢得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难得多,系统性强得多。
无需讳言,各方对于全民炒股、对于货币政策的看法不尽一致,尚福林提请注意利率的多层面影响。意见多样并非坏事,只要各司其职秉承同一的市场理念就能使A股市场逐步转变为一个成熟而稳定的市场,在国际上拥有充分的竞争力。抛弃行政干预,管理层各司其职,学习以市场的方法管理市场,是后股改时代的股市发展基调。
国际上熨平资本市场波动的努力似乎只表明,资本市场的波动是无法避免的。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与资产价格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情况更相似,美国的高科技泡沫并非一次失败。有足够的数据表明,美国高科技泡沫确实酝酿出美国的新经济,并幅射到所有的政府与产业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美国乔金森的研究数据显示,1995到1999年美国全要素生产率年均75%的增长中,通信技术的贡献度达到了50%。我国的股市资产价格上涨是否同样能够成为中国实体经济的助推器,才是管理层面临的真正考验。
附录
尚福林关于证券市场最新讲话
据了解,5月16日上午,尚福林主席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主办的部长报告会上提出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一系列重要观点。报告坚持了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关于发展直接融资、促进金融改革的重要战略思路,并对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给予了客观正面的评价。我们认为,尚主席的观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并认真解读。
现将有关报告内容简要提炼如下:
1、上市公司质量基础比较薄弱有历史原因和制度原因。A股市场的发展是与公司股份制改革和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认识这一点很重要,毕竟国外是先有比较好的市场机制和公司制度,而我们是同步进行的。
2、全民炒股没有媒体渲染的那么夸张。媒体对全民炒股有一定的误导。
9000多万户的账户中,有3500万左右长年未动的死账户,除去后有6000万的账户,打对折可能也只有3000多万户的活跃交易者,这个数据又与资金账户相匹配,超过几百元的资金账户也就3000多万户,其余不足百元的账户显然不能计入,因此,3000多万户的炒股人群可能并不是很严重。
3、股改有力促进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在股改制前,12年来小股东共交印花税2000多亿,而股东分红累计仅1700亿,分到小股东才500亿,因此是一个净损失1500亿的市场,可能连赌场都不如,赌场毕竟是零和市场。但是股改后2006年当年分红就达到850亿,是个很大的进步。
4、当前A股市场和国外市场相比,有两个三角形是刚好相反。一个是投资者结构,海外是机构投资者在下,散户在上,以前者为主,而我们是刚好是倒的三角形;另一个是产品三角形,国外是股票最少在最顶端,国债其次,公司债最多,是底部,而我们又刚好相反。
5、要认真规范上市公司运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其中,狠抓清欠归还工作,这是一个涉及到资本市场文化和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很多大股东认为他是国有上市公司代表,小股东最多就几万户,他代表国家13亿人民去掏空几万户的资产是理直气壮的(列举了香港市场创维数码黄宏生的例子,强调一定要依法办事,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文化)。
6、加强市场监管。每一次办理市场大案要案都会遇到很大阻力,甚至威胁、恐吓的压力,尚主席表示,“不管有多大压力,加强监管毫不动摇,我愿意以这句话与市场共勉”。
7、内幕交易监管难度较大。海外都是实行辨方举证,需要被怀疑对象自己举证,但我们现在去查内幕交易,很难查到证据,监管能力很弱。
8、要对投资者充分提示风险,特别是老百姓要对自己的资产管理行为负责,买一捆白菜还要去看看有没有虫子爬过,有没有缺斤少两,为什么花几十万买只股票就那么轻率,不要轻易听信市场的消息,轻信别人。
9、如何看待当前的流动性过剩。货币环境和资产价格确实是有影响的,美国股市出现波动,出来说话的不是证监会主席而是格老,因此市场也应当重视货币环境对股市的影响,利率提高可能不仅仅是影响企业业绩,还影响了资金成本,改变了贴现率,这一点要注意到。
10、市场融资功能正在恢复。目前排队发行的公司已经发完,已经开始动员两个交易所去挖掘上市资源了,要吸引更多境外上市公司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