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首雅典 (1)

(2006-06-07 14:35:48)

回首雅典 <wbr>(1)

 

还记得20048月的那些不眠之夜吗?那些日子里,奥林匹克经过了百年的旅程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那些日子里,曾经吹佛过古希腊人的爱琴海之风撩拨起了当代键儿的斗志,曾经照耀过古希腊人的太阳点燃起了当代健儿的热血,踏着先人的足迹,他们在奥林匹亚的发源地,上演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被永远定格在奥运的丰碑上!那些日子里,古老的传统和悠久发源地的亲密结合给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了人们期待已久的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也使这个世界上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之一----古希腊文明,在现在奥运的旗帜下重新焕发出了耀眼的光芒,让整个世界为之惊叹!

 

来到希腊,来到雅典,来到雅典卫城,感受着一种熟悉又陌生的远古文明。就在我们下面不远的地方,曾经燃烧过现代奥林匹克历史上最古老和最现代的两把圣火。而奥运之后我们重访雅典的脚步就将从这里迈出。

 

雅典奥运会无疑是成功和辉煌的,但是它毕竟已经成为历史,并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在梦幻般的雅典奥运会落下帷幕之后,人们关心的就是这些代价巨大耗资不菲的奥运场馆的善后使用问题。眼下,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正在向我们走来。今天雅典所经历的一切也许正是明天的北京将要遇到的,所以我们非常想了解,在后奥运的日子里,辉煌一时的雅典体育场馆到底处在什么状态?对于它们的赛后经营和开发使用,希腊政府和雅典市政府有什么计划和打算。

 

回首雅典 <wbr>(1)

 

我的身后就是雅典奥运会的主会场,当年的热闹和辉煌今天当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我们要探索的就是,在这平静的生活下面还在流淌着什么样的奥林匹克精神,还在继续着什么样的奥林匹克故事。

 

据说主会场移交给希腊文化部以后已经对外开放,但是,可能是因为冬天的缘故,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别的参观者,庞大的建筑象个正在休养生息的巨人,只有吸尘器的轰鸣声才打破了他四周的寂静,但是著名的卡拉特拉瓦屋顶和被烧得发黑的奥运会火炬台仍然屹立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不久前的辉煌。主会场内的观众席上空无一人,而就在一年多以前这里曾经座无虚席,并且吸引了全球上亿观众的注意。主会场两头的大屏幕曾经在雅典奥运会开闭幕式上独领风骚,展现过何等的风光,吸引了全世界多少眼球。虽然曾经五光十色,如今却好象洗尽了铅华,默默地退回到了它们原来的本色,在等待着下一次的苏醒。田径场上的4号跑道,曾经牵动过亿万中国人的心,因为它是刘翔夺冠的地方,而如今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向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默默地讲述当年它亲历的往事,任凭那刻骨铭心的激动再一次在我平静的外表下奔涌。

 

和主会场相邻的其他几个比赛场地基本上也处于冬眠的状态,尤其是沙滩排球场,因为它是典型的夏季项目。这几个场馆离雅典市中心并不遥远,有市内轻轨的连接,交通也算方便。当地旅行社的一位老板曾经算过这样一笔帐,他说雅典卫城的门票是12欧元,如果包括主会场在内的奥运设施每张门票按10欧元来计算,如果从2004年奥运会一结束就开始售票参观,一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何况希腊每年接待1000多万世界各地的游客,在电视上目睹了它的风采之后,谁不希望去亲眼看看上届奥运会的主会场呢?对此,希腊政府不是没想到,但是他们似乎有着更多的考虑。

 

希腊奥林匹克固定资产管理公司的总裁Christos Hatziemmanuel先生: 参观的门票收入其实是很有限的. 如果除了一个空空的体育场没别的可看了, 那么参观者恐怕还是会觉得不值.但是如果把它改建为一个多功能休闲娱乐中心,建起商场和咖啡馆等等辅助设施,那愿意来花钱参观的人一定会更多。

 

对于目前雅典奥运会主会场继续维持现状,他解释说希腊政府不急于改建,是因为他们不想在雅典奥运会结束以后不久就让主会场周围再次成为一个大工地,但是在他们的计划之内,有两个博物馆将在主会场附近落户,一个是奥林匹克博物馆,另外一个是古代奥林匹克博物馆。

 

Hatziemmanuel先生的说法应该是代表了希腊政府的观点,因为他所领导的是一个直属希腊政府的特别机构。希腊奥林匹克固定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2002年,也就是说,在雅典奥运会召开前两年,就有了这个专门机构来负责后奥运时期相关运动场馆的开发和管理工作。除了这家公司,希腊还有两家管理国家体育资产的公司,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用私营公司的管理方法来经营和管理国家的公共财产。Hatziemmanuel先生领导的公司目前管辖15处,共22个奥运设施,其中除了场馆,还包括办公楼,商用区域和周边地产。

 

200412月,希腊政府宣布了奥运场馆利用的三项原则:第一,绝不出售任何场馆,保持场馆的国有性;第二,注重场馆的社会价值,让它们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发展计划,而不过度强求经济效益;第三,政府绝不让老百姓承担一分钱的维护费用。在国有资产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希腊政府希望走商业经营的道路来解决庞大的设施维护费用问题,但是这条道路并不好走,当初提出的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方案目前仍处于艰苦的推进阶段。

 

希腊文化部长:我认为奥运会以后的日子比奥运会举办的日子更难过。现在我们正在一步步通过国际招标来解决奥运场馆的开发利用问题。通过招标,国家将和私营企业建立合资公司或者完全交给私营公司来开发管理。当然,我们坚持把这些设施继续用于体育的目的,希望希腊能继续保持文化和体育中心的地位。

 

20055月,希腊议会通过了关于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相关法律,并在6月份通过奥林匹克资产管理公司向全世界发出了三个奥运场馆赛后开发利用的招标书。据透露,当时共有10家公司来竟标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另外两个场馆共有5家公司竟标。Hatziemmanuel先生介绍说,对这些设施表示出兴趣的主要是一些希腊公司以及在希腊有分公司的一些外国公司。希腊方面正在加大宣传力度,告诉大家这些设施的潜力相当巨大,但是招标的最后结果还要以后再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午夜弥撒
后一篇:回首雅典(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