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午夜弥撒

(2006-06-06 18:11:35)

 

午夜钟声敲响的时候,我正在社区的教堂里,和许多人一起高唱:

Yea, Lord, we greet thee,

Born this happy morning,

Jesu, to thee be glory given;

Word of the father,

Now in flesh appearing:

O come let us adore him

Christ the Lord.

象这样迎接圣诞,我有生以来是第一次。并不是因为我突然变得虔诚,而是实在不愿放弃这样一个体会文化的机会。

午夜弥撒是罗马天主教的圣诞活动。选择这样的时刻,是因为人们相信,耶稣基督诞生在人类最黑暗的时刻,而只有午夜时分才足以象征那种黑暗。随着他的诞生,人类迎来了一位新的救世主,他将给人类带来新的希望,就象黑夜将很快过去,黎明将很快到来一样。

罗马天主教十分注重宗教仪式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所以在午夜弥撒的过程中,有繁复的程序,除了圣经朗读和唱圣诞颂歌以外,还有点燃烛光,牧师带领大家祈祷,牧师发表即兴演讲,分发象征基督血肉的圣酒和圣饼等等,而在进行这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还有三个年龄不等的男孩在充当辅助,他们会在恰当的时候给牧师送上祈文,或者递来酒杯纸巾等;同时还要求下面就坐的大家常常参与互动,他们得回响牧师的祷告,还得派出六位代表上台从牧师手中领取圣酒和圣饼,然后再分别和其他的兄弟姐妹分享。不知道大家事先是否排练过,也许是因为这样的时候每年都有,大家早已心领神会,所以所有的人都配合默契,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但多少看起来有点象在表演节目。

我昨天去的CHRIST CHURCH CATHEDRAL是属于新教,虽然也信奉耶稣基督,却没有这么繁复的仪式,一切进行得简单明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社区午夜弥撒让我看到了更多和基督教文化有关的活动,但是,我还是有点后悔去了。首先,社区的教堂是一栋现代化的建筑,看起来象健身房,造型简洁,线条明朗,全然没有了传统教堂的古老和神秘,更失去了传统教堂精美的雕塑和辉煌的哥特式风格所蕴涵的深刻宗教内涵。一座耗时几百年修建起来的教堂和一栋只花了几个月时间建造起来的大房子,它们所承载的物质和精神内涵有着天壤之别。

更重要的是,主持午夜弥撒的是一位越南裔牧师,带有明显的口音,大大削弱了作为牧师在传播上帝福音时候的权威性,更糟糕的是,在弥撒的中间有一段他即兴的演讲,内容无非是告诉人们圣子的出生是上天给人间传来的福音,而我们大家来参加午夜弥撒,纪念救世主的降临,除了以虔诚的心感谢圣父圣子和圣灵以外,也可以从刚刚出生的这个婴儿身上,重新体会和获得我们自己心灵的纯洁和安宁,因为平时生活太多的烦恼和诱惑正在使它们逐渐离我们远去。整个演讲也就大约一分钟,可是这位牧师先生显然无法用干净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精确地表达他的意思,在好几个地方说得结结巴巴,还夹杂着在这种场合明显不妥的口语和手势,使得本来庄严神圣的教导因为逻辑混乱和用词不准而变得苍白无力,并使得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所做的一切其意义和可信度都大打折扣。

我手里拿着蜡烛和颂歌歌词,心里却在为所有参加午夜弥撒的人感到遗憾,其中包括我自己。就好象我已经参加完了一次精美的豪华宴会,却因为自己的贪婪,路过街头小铺的时候,总觉那里还有我没吃过的东西,所以不管好坏照单全收,结果把自己的胃吃坏了。怨谁呢?怨自己吧!

不过凭心而论,我还是有收获的,那就是我痛彻心肺地认识到了语言的力量。它的力量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为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其真切的程度就好象我曾经用手触摸过它。

而我是学语言的,吃的又是开口饭,我更知道了我该怎么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