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我们的思维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分析型的,或者叫逻辑思维;还有一种是创造型的,或者叫想象思维。更简单一点,前者叫纵向思维,后者则叫横向思维。就形态来说,前者呈归纳集中式,经过分析推理,给问题最后找到一个最符合逻辑的可行的解决方案;而后者则是开放性的,需要运用想象力,对于同一个问题同时会得出多种可能性,这里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有的只是不同的想法而已。如何去寻找这众多的可能性,这是创新思维要迈出的第一步;得到了众多可能性之后,还是需要用理性的分析来选出他们当中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法,而如何来进行理性的分析整理,这是通向获得创造性结果的关键性的第二步。在具体分析这两大步的过程之前,我们首先必须理解创造型思维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两个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之间,巧妙地找到某种架接的桥梁,使人耳目一新,令人拍案叫绝。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的幽默小故事。这样的段子里,前面陈述的故事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直到最后画龙点睛的妙句突然把平淡的铺垫引向一个预料之外的方向,使它和一个崭新的结尾出人意料地连接起来,由此化腐朽为神奇,令人捧腹,回味无穷。
然而,我们都知道幽默是一种很难得的秉性,生活中真正富有幽默的人并不多,因为幽默是一种高级的智慧,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理论上说,人生来都带有一种天赐的原始创造力,但随着我们逐渐长大,随着我们受的正统教育越来越多,随着我们越来越深地融入社会,这种原始的创造力也在不断失去。有许多障碍是我们自己设置的,比如惰性会使我们满足于一个问题一个答案,习惯于随大流会使我们害怕标新立异,生怕别人把我们看成是怪人;遇事过早地下结论,会使我们只看到事物显而易见的表面而不会再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免在别人面前出丑。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它们都在一点一点地扼杀我们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