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清明
文明祭扫
□张遂旺
又是一年清明时。每逢此时,笔者总能在街头路旁看到一些人在焚烧纸钱,过后留下的那一堆堆纸灰,车辆过往和风儿一吹,纸灰顿时在空中飞扬,不仅影响他人,也污染了空气和环境。不少朋友也对陵园和墓地的烟雾缭绕现象呼唤:早该摒弃这种陈规陋习了,应让绿色清明、文明祭扫成时尚!
文明祭扫,需要大家自觉摒弃焚烧纸钱、摆放祭品、燃放鞭炮等祭拜习俗,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做到不在城市道路、广场、园林景区以及墓区、殡仪馆等处焚烧冥币、抛撒纸钱、燃放烟花鞭炮。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天空更蔚蓝、城市更洁净。
文明祭扫,需要有文明的祭扫环境来保障。工商管理部门要从制止生产和销售烧纸的源头开始,取缔非法生产、销售焚烧制品的工厂、店铺、摊点,销毁充满封建迷信色彩的丧葬用品。同时,新闻媒体也要加大文明祭祀的宣传力度。在偏远的乡村,要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引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的丧葬陋俗,大力倡导文明祭祀的风气。
推行文明低碳祭扫,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这不但需要政府部门来开辟和完善网络祭奠平台,更需要基层组织来开展集体公祭、社区公祭等相关的公益性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为百姓创造文明低碳的祭扫形式。当下,不少城市推行树葬、花葬、海葬等生态安葬方式,也为文明祭扫提供了先决条件,如果我市相关部门能统一规范,提供便利平台,推行奖补政策,文明祭扫、生态安葬将蔚然成风,而一个绿色、生态、环保的清明节将不再遥远。
文明祭扫,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一些引导活动,改变市民的思想观念。不妨通过组织市民参加集体追思、公祭等活动,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没有震耳欲聋的鞭炮、没有漫天飞舞的纸钱,用一束鲜花、一根丝带、一只纸鹤也能寄托哀思。党员干部在祭奠自己的先人时,也要当好文明祭扫的带头人,主动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家人、亲属、朋友、身边人摒弃陋俗。
文明祭扫,贵在心意;平安清明,从每个人做起。用文明缅怀、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让我们用绿色清明寄哀思,做“告别陋习、崇尚文明”的先行者。
(原载2015年4月4日《安阳日报》一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