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些“城市病”需要根治

(2014-11-07 13:54:26)
标签:

房产

分类: 安报作品

                                     这些“城市病”需要根治

                                           □ 张遂旺
 

    晚饭后,笔者出门散步,沿着曙光路向南前行,人行道上常常有一小堆一小堆的垃圾,走路时不得不小心翼翼。走着走着,笔者看到前面的一家小饭店在路边的人行道上支起了四张餐桌,阻挡了整条路,行人根本无法通过,只能绕道而行,而用餐的食客正在尽情地吃喝,摊主只管数票子,哪管文明经营。

    在德隆街西头也是乱象丛生,各种车辆无序摆放,经营小吃摊的老板竟将桌椅板凳摆在了慢车道上,莫说机动车难行,就是行人过往也十分不便。笔者心中责问:城市都“病”成这个样子了,有关部门应该出手管一管了!假若不管,就是失职,就是守土无责,就是白拿国家的俸禄。

    近年,市委、市政府加大了综合治理城市的力度,我市先后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对违章建筑、“城中村”进行大规模清理整治,取得了广大市民瞩目的骄人业绩。成绩来之不易,但如何防止“老病复发”,防止“一阵风”?这就需要我们城市的管理者建立一套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难题,用制度巩固治理的成果,用制度保证城市管理在法制化轨道上运作。

    我市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占道经营、垃圾处理、窨井盖缺失等现象成为“常见病”,这些都是百姓每天看得见、感触很深的问题。然而,一些城市管理者却麻木不仁、视而不见。眼下的城市管理,按照常规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行了,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了,必须对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方式、手段进行创新,并且要及时反馈处置、解决城市运转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维护和强化城市功能,满足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除此之外,还需要从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结合实际,制定一些突破性的政策和措施。

    众所周知,凡视觉范围内的公共空间都是城市管理的范围,必须以人为本,在每个细节上下功夫。我们所说的工作上的创新,就是要完成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无论是繁华闹市的路牌、盲道,还是偏远社区的绿化、环保,都应纳入管理者的视线,让每一位市民都是城市管理的服务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

    笔者认为,城市管理者要直面矛盾,下大气力治理“城市病”,要敢于正视问题,敢于碰硬。

    多年前,我市创建了“门前三包”等行之有效的城市管理办法,可眼下一些好的制度却形同虚设,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未将城市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现代城市管理,强调的是政府和其他社会成员包括每一位市民之间的互动。因此,创新城市管理,还必须让全体市民参与其中,共同建设和管理好我们的美好家园。

                                                      (原载2014年11月6日《安阳日报》六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