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容拿新闻的生命开玩笑
□ 张遂旺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只有有了生命才能创造财富,才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真实,也是新闻的生命,然而,在记者节临近之前,《新快报》的记者陈永洲却践踏了新闻的生命,炮制虚假新闻,拿新闻的生命开玩笑,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损害了新闻队伍的形象,成了被人嗤之以鼻的“老鼠屎”。
回望陈永洲事件中暴露出来的记者权钱交易问题,足以让人痛心疾首。陈永洲受人指使,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连续发表针对中联重科的大量失实报道,多次收取他人提供的“酬劳”,严重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公信力。众所周知,记者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和社会的守望者,一直以来,公信力是新闻事业最可依赖的保障,而是否具备公信力,则决定于新闻报道内容是否客观公正。一旦让新闻沾上铜臭味和权钱交易,将腐蚀新闻队伍,摧残公信力,从而威胁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陈永洲事件,给新闻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离开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都会造成报道失实,变成了有倾向性、有选择性的新闻报道,这很容易给报道对象造成负面影响。不客观、不真实的报道,犹如工厂生产出了“次品”和“废品”,不仅无任何利用价值,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在新闻从业中,有许许多多的记者把新闻真实当成生命,推进了社会进步和发展。正是记者调查揭开了“孙志刚之死”的谜团,引发全社会反思,推动了收容制度最终废除;正是媒体坚决不为私利所诱、秉持正义良知,“封口费”最终没能封住山西繁峙矿难的真相;正是财经媒体独立、专业的报道,令基金黑幕大白于公众,迎来了证券基金市场的行业整治;正因有对“被精神病”现象的不断批评监督,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有关条文对这一现象的关切……对于那些坚持新闻理想、职业操守的媒体和记者编辑来说,这份职责,神圣而崇高;这种奉献,令人感动和敬佩。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是立命之本,一切失实和差错,都是媒体人共同的耻辱。每一个媒体人,都应该时刻牢记陈永洲事件的教训。该事件充分说明,充满铜臭味的新闻不是真正的新闻,反而是祸根所在。作为媒体人,只有在平时采编过程中自律自省、直道而行,远离干扰,努力追求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崇高使命,时刻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守望者。
(原载2013年11月7日《安阳日报》六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