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群众的呼声当耳旁风
□ 本报评论员
市人民医院为何不给患者处方的报道已过去一周,不少读者仍关心此事的进展,希望市卫生局、市人民医院给予积极回应。然而,令人十分遗憾的是,至今院方没有回音。
面对批评有两种态度,一是虚心接受,二是据理力争。不给患者处方的事情持续到今天,又呈现出对批评的第三种态度:置之不理。
当今时代,正确面对媒体的批评,是一个单位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也是对其工作能力、领导水平的一种测试,称职不称职、合格不合格、优秀不优秀,都在百姓的眼里。
事情既出,人民医院就应该回应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坦诚面对,如实地向群众汇报事情的来龙去脉、准备采取的措施,这是一个单位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敢应对,不敢回应群众的诉求,就丧失了在群众中间的信誉,侵害了群众利益,就会拉大医院与群众的距离。说到这里,谁还会说不回应群众的呼声是件小事情?回应不回应,也是衡量一个单位领导干部是否顺应民意,对群众怀着怎样感情的一个重要标准。
面对群众的呼声,处理不好就会损伤人民医院的公信力。同样,处理及时,积极回应,就能增加医院的公信力。公信力也是一种“无形资产”,其聚集靠点滴积攒,集腋成裘;其流失也会逝如流水。正确对待媒体批评,不回避,不推卸责任,着力解决,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来说,要从善如流,善于和乐于接受批评,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倾听民声,汇集民智,这才是一个科学决策的方法。面对群众批评,要有倾听逆耳之言的气度,采纳美芹之献的智慧,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唯有如此,才能凝民心、聚民气,赢得群众信赖。
民有所呼,官有所应,这道“选答题”在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正在变成“必答题”。对话交流胜于沉默。在百姓眼里,知错即改远比回避问题更加大气、更加大度。
时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广大读者和网民希望市卫生局和市人民医院给广大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原载2013年1月16日《安阳日报》六版、《安阳晚报》四版)
附:
为何不给患者处方?
人民医院沉默无语
众多网友期待回应
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 本报记者 高
倩
1月9日,本报“民生网事”专版刊发了题为《“取药前我都说不清医生开的是什么药”
市人民医院为何不给患者处方》一文。文章见报后,市卫生局、市人民医院等相关单位一直保持沉默,未给社会任何回应。近日,记者再访人民医院,发现仍有患者没有拿到医生开的处方。医院不给患者处方一事引发了网民热议。
人民的利益大于天
讨论中,相当一部分网友提到,群众事情无小事,人民利益大于天。医院应该站在患者的角度多思考,考虑患者的要求。
网友“心动”说:“人民的事情都是大事,去医院看病关乎患者生命健康不容马虎敷衍。”
网友“huorh”认为:“实行用就诊卡看病住院虽然方便快捷了,但目前患者没办法在医院电脑上看到自己的就诊情况,对病情和用药情况知之甚少,如果记不清药名买错了药,岂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患者是特殊的消费群体,医院是服务行业。医院应该尊重患者,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能只顾医生的便利和自身利益。”网友“卡夫卡”说。
沉默是漠视民众利益
部分网友认为,无视问题是对群众的不尊重,逃避问题只能造成更多的误解与疑虑,别让问题影响医患关系。
网友“小鱼”说:“推行电子病历本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便于统计医生诊病用药的情况,可是在解决问题时出现了新问题,医院作为服务机构,无视群众的提问,逃避问题的做法太令群众失望了。”
“如今党中央要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医院领导沉默无语是讳疾忌医,避而不答只能被看成是对百姓权益的轻视以及对群众生命健康的漠视。如此缺乏爱心和诚心的医院,如何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网友“那片云朵”质疑。
网友“潇潇”提出:“如果医院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违反行业规定,站出来解释下就行。不出声是为哪般?是回避?是默认?还是认为老百姓总得来看病,医院即使不给答复也无所谓?”
群众的知情权不容侵犯
不少网友在讨论中提到并强调了知情权,记者发现在百度百科中,知情权解释为: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特别是对个人信息的知情权是公民作为民事主体所必须享有的人格权的一部分。网友感叹群众的知情权不能“打折”,要求医院还患者知情权与用药选择权。
网友“王雪”说:“电子病历和就诊卡对于医院和医生是简单方便了,但是有时患者可能买一堆家里原本就有的药品。我认为电子化办公不能以牺牲患者的知情权为代价。”
“患者有权知道和选择自己使用的药物,否则一旦用药过敏,谁来承担责任?我认为医生在用电脑传递处方时,应该再给患者一份内容相同的有医生签名的纸质处方。只要患者的要求合情合理,医院就该认真考虑。”
网友“楠楠”说。
医院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有不少网友提出希望医院能多关注百姓,认真对待群众提出的问题,完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遇到需要用多种药品的患者,医生不给处方,患者又记不住那么多药品、那么多专业名词,这样很不人性化,显然医院的管理水平有待完善!”网友“秋风”提出。
更有网友直指人民医院不给患者处方,让患者买药糊涂、吃药糊涂是“以药养医”的想法和行为在作怪。“电子病历广泛应用同时,让一些医院钻了空子。医生诊病后不给处方,迫使患者到药房买药是垄断行为,该好好整顿了!如果能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医药分开,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拿不到处方现象的发生。”网友“空谷幽兰”说。
“希望人民医院发挥行业先锋作用,给病人治病的同时,多一些温情提示,多一点微笑服务。不要总拿出‘老大’的气势吓唬病人。及时完善设施,尽快开通自助查询服务,解决患者拿不到处方的问题。”网友“无名”建议。
逃避不是办法,沉默无济于事,网友期待人民医院及时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