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十余载守护殷商国宝不言弃

(2012-12-09 17:31:11)
标签:

杂谈

分类: 安报作品

四十余载守护殷商国宝不言弃
     ——访安阳殷畿艺术博物馆馆长常庆林
         □ 本报记者 王洪星 张遂旺 阎 亮
  
    这是一位极普通的人,他收入不高,靠微薄的退休工资维持生活,可熟知他的人却说,他是亿万富翁,家中存有200多件殷商玉器,他若出手一件古董就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他清贫度日,守护国宝四十余载,创建了安阳殷畿艺术博物馆,这位主人公名叫常庆林,今年66岁。

 

    前不久,我们走进了常庆林创建的民间博物馆,与他围坐在一起,泡一壶清茶,听他讲述他与殷商玉器的一串串故事……

 

                              这里的殷商玉器远超世界所有博物馆的总和

 

    近日,记者来到了安阳殷畿艺术博物馆,它位于殷都区大司空新村,从外面来看,这里就是一座普通的两层楼的住宅小院。2006年夏,常庆林的殷商玉器博物馆建成。2009年,由安阳市文物局审核、河南省文物局批准,安阳市民政局登记,殷商玉器博物馆更名为安阳殷畿艺术博物馆。

 

    谁都不曾想到,常庆林创建的博物馆,其实就是办在自己的家里。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座普通的小院内,却深藏着件件国宝。

 

    “这里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珍藏有殷商玉器的博物馆,因为它的馆藏面积、设施等,根本无法与大英博物馆、法国罗浮宫、中国故宫等相提并论,但是它陈列展示的殷商玉器的数量和质量,却远远超过上述博物馆的总和。”作为这座民间博物馆馆长的常庆林向记者这样介绍。

 

    这个小院,一楼有接待室、监控室,二楼的3间就是展室,这里陈列着常庆林珍藏的殷商玉器和历代陶器、瓷器等。

 

    常庆林动情地说,他的博物馆中以殷商玉器的数量最多,有200多件,无论是数量还是档次,在世界博物馆中也是少见的。这200多件殷商玉器都可以说是国宝,而其中一件珍藏的殷商玉人,可以说是国宝中的国宝。

 

    殷商玉器深奥的文化内涵,丰厚的历史积淀,精美绝伦的艺术造诣,无言地记载了殷商文明,承载了殷商先人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审美意识。殷商玉器是中国历代玉器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在中国玉器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2007年11月,时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叶爱群中将在参观过安阳殷畿艺术博物馆之后,欣然题词:国宝守护神。

 

                                         秉承父训守护国宝

 

    起初,常庆林对家中的宝贝并不感兴趣。那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当时他还是豫北纱厂的一名工人,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个农民手中拿着一件形如小猪的“石头”,那“石头”吸引住了他的目光。经过几番商量,他用一包金钟牌香烟换回了这件“石头”。回家后,他反复欣赏、琢磨,爱不释手。随后,他多方寻找行家,最后确认这是一件商代的玉猪龙。就是这件玉器,使常庆林步入殷商玉器的收藏和研究之路。

 

    此前,父辈对殷商玉器的喜爱之情,丝毫没有影响到常庆林,他对殷商玉器价值的感受,是在自己开始收藏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

 

    48年间,常庆林继承祖辈对殷商玉器的热爱,传承祖辈保护殷商玉器的信念,秉承父训守护着这些国宝使其免于流失。他历经6年创建博物馆,没有展示的地方,就在自己家里办了起来;没有员工,就自己当讲解员、保管员;没有资金,就拿出多年的积蓄和退休金……

 

    最难能可贵的是,48年来,常庆林始终没有停止过对殷商玉器的研究,他把自己收藏的殷商玉器进行了细致的整理,从归纳分类、拍摄存档到登记入册,还编撰出版《殷墟玉器》、《殷商玉器收藏与研究》、《殷商玉器鉴赏与辨伪图典》等有关殷商玉器的书籍。

 

    为弘扬殷商文化,挖掘殷商玉器的历史文化内涵,辨别殷商玉器真伪,他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这些观点被读者在网上广为宣传、引用、转载,但很少有人知道,作者曾因付不起出版费而被出版社拒之门外,幸有慧眼识珠的出版商不仅免费出版发行,还付给版税、稿酬,常庆林婉拒酬金,希望出版商多赠一些书,因为书可以送人、宣传……除了面对这些困难,还有背后的冷嘲热讽、质疑甚至诋毁,为了博物馆,为了守护这些国宝,常庆林忍辱负重、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

 

    常庆林向记者介绍,殷商玉器在中国玉器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商代青铜器、甲骨文一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史学价值,但是它的质料、色泽、耐久性和经过琢磨后的特殊艺术效果,它所具有的精神的、文化的丰厚内涵,是包括青铜器在内的其他艺术品所无法比拟的,就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而言,丝毫不在青铜器之下。

 

                                         要把国宝留在家乡

 

    安阳殷墟出土了数万件青铜器、15万片甲骨文、2000多件玉器,这些见证3300多年前殷商王朝辉煌历史的珍贵文物,都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常庆林的安阳殷畿艺术博物馆不仅在全市知名,而且在国内外也小有名气,很多业内的收藏爱好者都不远千里前来参观。

 

    不管是从哪里来的收藏爱好者,常庆林都热情接待,亲自当讲解员,为他们介绍殷商文化。前来参观的人中,有很多人是慕名而来请常庆林“出山”的,陕西一家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投资公司就恳请常庆林前去“安家”。每次遇到这样的人,尽管他们给出的条件非常诱人,但常庆林都婉言谢绝了,他说:“殷商玉器只有在安阳才有它的文化底蕴,才会凸显它的历史价值,我不愿意让它‘背井离乡’。”

 

    有人说,创办民间博物馆,使许许多多的私人藏品成了与公众共享的社会财富,而且为公众提供了个性化的文化视角。的确,有了常庆林的殷畿艺术博物馆,使我们对殷商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对于将来的路,常庆林直言困难重重,民间博物馆发展之路是艰辛的。他说,民间博物馆要想改善生存现状,获得持续发展,创新将是希望所在,民间博物馆与政府或企业合作不失为一条出路。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2010年,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的文件,据此,全国很多省市甚至县区出台了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具体办法,从资金、场地到政策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政府要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免费或优惠提供场地,还可以提供一定的运作资金,为民间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确保民间博物馆在弘扬历史文化价值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原载2012年12月5日《安阳日报》六版)
 
 
四十余载守护殷商国宝不言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