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切莫留死角
□张遂旺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时下又到了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全市不少部门和单位都不同程度地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
然而,笔者看到一些地方在植树绿化方面还留有死角。不少路边尤其是背街小巷的绿化树,早已无生命迹象,却仍空占着一个位置。在一些道路上,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有十几米,中间本应该再栽上两棵树,可地面早已硬化,不仅不美观,更重要的是造成资源浪费。笔者听到路人说过这样的话,这个地方假若栽上一棵树,过个十年八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还有些商业门店前,经营者为了一己私利,生怕树木挡住消费者的视线,人为地破坏路边的绿化树,空留树桩。这些绿化死角,路过的群众颇有微词,但至今未传递到有关领导的耳朵里,这种看起来司空见惯的现象,着实是资源浪费,让无数人心疼不已。
植树造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但为什么会留下这些死角呢?究其缘由,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人们每年植树一般都到宽敞的地方去栽种,忽视这些旮旯地带。二是怕麻烦,这些地方无法展开“大兵团”作战,单兵作战,费人费力。三是管理不到位,重栽轻管,缺乏监管机制。很多人认为只要把树栽上,就万事大吉了,而且这种现象没有引起有关领导思想上的真正重视,最终导致死角产生。针对这些现象,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应该本着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对全市道路植树,包括一些空地应栽尽栽的地方进行排查,摸清家底,然后动员社会力量,进行补栽补种,确保责任到人,不仅栽树,还要保活。笔者曾在媒体上看到,阿根廷政府让企业或个人认养公共场所的树木和绿地,减轻政府负担。这样的经验,我市也不妨借鉴。不管怎样说,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植树造林,不求数量求质量,不让资源空流失,植树切莫留死角。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我们在春天里多种树多播绿,用实际行动为我们的家园增添绿色的生机!
(原载2012年3月8日《安阳日报》六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