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拓展新的服务空间——市图书馆转轨变型扫描

(2011-01-20 08:35:48)
标签:

文化

分类: 安报作品

拓展新的服务空间

——市图书馆转轨变型扫描
  □ 本报记者  张遂旺

 

    眼下,图书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们轻点鼠标,就能快速浏览当天报纸、阅读流行小说、查阅各种资料……

    作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一级图书馆”,安阳市图书馆已经走过了54年的历程,在成长的年轮里经历了风风雨雨,有成功也有困惑。

    面对网络,安阳市图书馆如何生存与发展?近年,他们面对新兴的媒体,主动转轨变型,把被动应战变为主动挑战,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让读者重新找回走进图书馆的热情,拓展了自我生存空间。

 

    说起图书馆的功能来,传统意义上的职能有两项:一是收藏,用收藏的图书文献为读者提供服务;二是履行社会教育责任。有人说得好,图书馆是唯一没有年龄门槛的学校,“上至九十九,下到刚能走”,都可以进来。

 

    新兴媒体的快速兴起,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这难免会冲淡部分人到图书馆阅览的热情。面对挑战,市图书馆的掌舵人在深思:假如我们仅仅停留在对书籍的借借还还,没有创新,不敢创新,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图书馆将会被边缘化,甚至会被一些人遗忘。只有拓展自我的生存空间,敢拼才可以有所作为,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府的重视,事业才会常青。

 

    多年来,图书馆形成的不成文的馆规是:图书馆进什么书,读者看什么书。在创新中,市图书馆打破常规,定期与读者沟通和交流,了解读者需求,开展了“我喜爱的图书”推荐活动,按大多数读者的“口味”进书。就拿去年征订报刊时来说,图书馆就向社会发放了200份读者问卷,根据读者的需求,适时调整报刊采购重点。如今,馆内征订的报刊阅读率极高。去年全年新办借书卡16922张,创下了建馆以来的历史新纪录。

 

   创新性地工作,市图书馆将服务职能拓展到了网络,通过新兴媒体,将图书馆变为“没有围墙的图书馆”,使得人们不用到图书馆,就可以使用丰富的馆藏。目前,他们正在进行高层次的服务网络改造,进行“二次革命”。今年3月底这项工程完工后,计划陆续推出网上书目查询、网上预约续借、网络参考咨询、网上视频点播、电子资源远程服务、短信通告等数字资源服务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缩短全市广大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使更多的优秀文献资源为全市民众共享。市图书馆副馆长王咏梅说得很到位:“图书馆实现转型,最终还是落脚在资源和服务两点。” 

 

    社会的发展,对图书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市图书馆馆长段静也深有感触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只要创新,就有所为。为政府决策服务,也扩展到他们的视野。近年,市图书馆利用手中大量的信息资源,创办了《决策信息参考》内部资料,主要为党政领导机关决策与社会事业发展及时提供信息。去年5月,他们在第207期《决策信息参考》上刊载了《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汇编文章,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去年8月,市图书馆的信息采编人员针对我市提出要打造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建立航空运动之都的战略目标,搜集了安阳、莱芜两地发展航空运动的理论研究、具体举措等相关文章,在第210期刊载了《航空运动之都》资料汇编,受到了市委书记张广智、市政协主席赵微的重视,并批示给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夸赞道:“这真是及时雨啊!”市图书馆的馆员们十分欣慰地说,能为市委、市政府研究重大决策提供服务,为安阳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也是我们分内的事和应尽的职责。

 

    营造文化氛围,造就学习型社会,提高全市人文素质。市图书馆通过策划讲座、展览、读书沙龙等社会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终身学校的职能。他们开展的系列活动:“中学生走进图书馆”夏令营、“我做图书管理员”、“安阳文化大讲堂”、“安阳首届中小企业论坛”等,都收到了显著效果。

 

    展览也是挖掘馆藏、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好方式。他们主动与国家图书馆联系,利用共享资源,成功举办了环境保护科普展,举办了“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书画作品展和“安阳摄影家《祖国万里行》大型艺术摄影展”等公益展览,吸引成千上万的市民走进了图书馆。

 

    当谈及今后的发展时,市图书馆馆长段静说:“开拓多元化的服务渠道,创新复合图书馆模式,发展信息共享空间,这是我们图书馆在网络时代的‘生存之道’和‘制胜之道’。”

 

                                               原载2011年1月19日《安阳日报》六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