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是创业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利用信息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创业过程中的决策和管理是否科学和有效。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发大庆油田,日本人迫切地想知道大庆的地点、位置和规模等信息。他们着手研究《人民日报》和《中国画报》,发现《中国画报》1960年7月号上有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工人身穿大棉袄,背后的天空下着鹅毛大雪。他们断定,大庆的位置是在冬季零下30℃的东北,但具体地点不知道.不久,日本派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来访的日本人专门注意从东北开来的火车,发现油罐车上有一层层厚土,从厚土的颜色、厚度、湿度上,他们证实了大庆油田的位置在我国东北的北部,可能在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不久,《人民中国》杂志发表了王进喜的先进事迹。日本人从王进喜先进事迹中分析,最早的钻井是在安达东北面的北安附近。有关先进事迹的报道说,会战初期,运输工具缺乏,王进喜带领工人用肩扛人拉,硬是把钻井设备拉到工地。日本人分析,这一定是个离火车站不远的地方,如果离火车站太远,人拉肩扛是不可能的。《人民日报》报道说,王进喜到马家窑一看是一片荒野,就说了一声:“好大的油海啊!我们要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仍到太平洋里去!”结果,他们在中国地图上找到了马家窑。日本人说:马家窑就是大庆油田的中心!它据北安铁路的一个火车站只有10公里。就这样,我国大庆油田的地点、位置和规模等全部情况都被日本人搞去了。
1966年,王进喜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日本人说:大庆出油了,不出油,王进喜不会当人民代表。日本人根据所掌握的情报,由日本石油设备公司设计了一套适合我国情况的石油化工设备。不久,我国向世界各国征购石油化工设备,到英、美、德等国都没有谈成功。日本人说:我们已给你们准备好了。我国代表团去日本洽谈,结果正合胃口,可是价格高出好几倍,我国急于要设备,只好答应。日本人因此赚了一大笔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