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才应该是宝宝健康的守护神!

(2009-10-27 09:55:06)
标签:

宝宝

健康

看病难

锻炼

抵抗力

经验

常识

育儿

分类: 育儿心经

现在看病难、看病贵是大家共认的事实,儿童医院常常人满为患,医生看病如同流水线作业,高效的让人咋舌,而且在创收的压力下,医德也与日俱下,庸医误诊也时有发生。在这些残酷的现实下,我实在无法把保护自己孩子的健康的重任全交给医生。几经权衡,妞妈我终于横下决心,保护妞妞的身体健康还主要靠自己来完成。庆幸的是,妞妞也在我连庸医都算不上的妈妈的诊疗下,抵抗力强、身体倍棒,让我特有成就感,在这我也把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宝宝们都远离病痛的折磨!

增强体质,让孩子少吃药少打针

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一直是我坚持的思想和原则。从怀孕时起我就坚持天天散步一两个小时,一直到预产期过了一周,挺着大肚子的我还能健步如飞,让我小小得意了一把,自己身体好、坚持锻炼也给肚里的妞妞打了良好的健康底子。从小妞妞身体抵抗力就好,生病较一般孩子少很多。而且随着妞妞长大,妞爸也承担起带妞妞锻炼身体的任务,周末爬山、逛公园和游乐场,平时晚上散步两公里,要出去玩,三岁多的妞妞走上个三四个小时绝不成问题,持之一恒的锻炼让妞妞的身体素质不断增强,感冒发烧这些孩子易染的小病症很少光顾到妞妞身上。

偶有小病,只要不发烧、不剧烈咳嗽,我尽量给孩子不吃药或少吃药,尽量让妞妞通过多喝水、多休息等方法慢慢恢复身体。因为用药量少,抗药性差,所以即使有病扛不过去,吃点药就会效果明显,形成一个好的良性循环,更有利妞妞健康成长。

学习常识,对医生的话不偏听偏信

做为妈妈,基本的医学常用识还是要有的,如今信息发达,只要稍一用心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网络、书籍来快速充电,为孩子健康保驾护航。记得妞妞六个月前有一次发烧,我自己觉得应该是“小儿急诊”,但医生却诊断为“感冒着凉”。不敢盲目怀疑医生的诊断,给妞妞吃了几天药后,妞妞身上出了很多红色斑点,烧也自动退去,从而证实了我的“小儿急诊”的判断,害得妞妞白吃了几天的感冒药。

从那以后,我坚持每次有医生开药后,都仔细查看说明书,只给妞妞喂必须的、治病的药,而医生搭车开的辅助的、创收性质的药我统统不喂。我坚持尽量给孩子少用药才是对孩子健康的最大保护。到后来,我干脆都是只身到医院,自已列药单,请医生开一些常用用感冒的、退烧的、咳嗽的药放家里备用,从而让妞妞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率,我常常觉得医院病孩子太多了,就是好好的过去都会染不好病菌回来,还是少去为好。

至于挂水,我更是非常抵触,不是必须,我是不会允许医生挂水的。妞妞从出生到现在只挂过两次水,一次是耳前瘘管侧切手术后必须消炎,挂了三瓶,一次是支原体感染引发肺炎挂水五天。

总结经验,把病情控制在萌芽状态

让孩子少吃药、少去医院不是妈妈自恋自狂、武断决策的,而是建立在不断总结治病经验、对孩子病情密切关注、反复思考判断的基础上的。那次妞妞有点咳嗽低烧,起初我没太在意,但是发觉妞妞咳嗽的声音不对头,不是在嗓子部位干咳,而是从深处发出的声音,我立刻带妞妞去医院检查,化验显示是支原体感染引发肺炎,挂了五天阿奇又服了一个疗程的药后,妞妞全面康复。

但是跟其他妈妈交流得知,孩子肺炎是很麻烦的事,不易去根、很容易反复发作。我就开始特别注意,果然三个月后妞妞又有了类似的症状,夜里咳的特别厉害白天没事,咳的声音不对头,我赶紧给妞妞按剂量服下阿奇,第二天也赶到医院就治,医生也证实了我的判断,并建议挂水。这次我没同意,而是考虑吃药观察一下,结果三天一个疗程的阿奇吃下来,妞妞康复如初,以后再也没犯过。妞妈还玩过一次大胆,妞妞时好时坏发烧一个星期,最高到39度5都没去医院,妞妞也一堂课都没耽误,后来得知是咽炎引起发烧,下次肯定就要注意了!

克服焦虑,别把孩子的病情严重化

那天在楼下药铺,看到一个小朋友只是不咳、不喘、不流鼻涕,精神也很好,吃玩全不误,只是嗓子有点哑,妈妈就沉不住气,专门来到药铺要求挂水,而那孩子也一副习惯老练的样子,手一伸泰然自若的挂起水来。我忍不住劝说,只是嗓子有点哑犯得着挂水吗?别说只是嗓子有点哑,妞妞就是流点清鼻涕、略有点咳(仅是嗓子不适引起的),我都不会给她吃药,更别提挂水了。但那位妈妈却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不行,不挂水万一厉害了更麻烦”,那架式好像只有给孩子挂水了才万事大吉、才能抚平内心焦虑似的。

但是她却没想到,就是因为给孩子多用药、滥用药,才打乱了孩子身体内在的平衡,导致孩子抵抗力下降,而抗药性增强,慢慢的就得靠增大药量来控制同样的病情,这对孩子的健康是很危险的事情。而我认识一个孩子,因为小时候经常生病打针,还没长大成人,治个普通感冒就得用多于成人几倍的药量来控制,这不是孩子的悲哀吗?

就是在这种焦虑心态的指使下,我们常常不知不觉陷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孩子一有点不适就特别紧张,赶紧吃药打针,病治好了但孩子反而更加容易生病、并且拖延不好,不得以再加大剂量挂水,弄的孩子如同温室小花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而有再小的毛病不正式挂水几天都没办法扛过去。当孩子老练的伸出小手满不在乎的准备打针时,我们做家长的不应该好好反思吗,我们的孩子真的这么脆弱吗,这样没有抵抗力吗,是谁剥夺了他们增强自我免役力的机会?

需要说明的是,我说的几点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孩子不断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妈妈放平心态,并不断加强学习、掌握基本常识、总结经验,不单纯的被医生牵着鼻子走,慢慢的引导孩子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当中。

当然,妞妈不是专业人士,每个宝宝体质各有不同,当遇到棘手的病症、或者觉察情况不妙时还得到医院请医生诊治。

但是在我内心里一直坚定的认为:我们不应该把孩子的大小全部的健康问题都交给医生来处理,这样会让孩子陷于各种药物之中无法自拔,最终会破坏了孩子内在的健康和平衡。而妈妈才应该是宝宝健康的守护神,我们要用自己的细心观察和医药常识,用我们强大的母爱的力量让孩子的健康步入一个良性循环当中,从而让孩子受益终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