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北洋画报》所载程砚秋先生1927年莅津之事

标签:
转载 |

先看看演出广告:
《今日之程艳秋》·养拙轩主
今日程艳秋声名之盛,仅亚于梅兰芳,其号召社会之力量,几可突过尚小云、荀慧生辈,以视在荣蝶仙门下时,因判若霄壤,即比之在罗瘿公先生提挈之际,亦已孟晋多多。艳秋果操何术而能臻今日之地位哉?
艳秋艺事之大要,可概括之为四:(一)新腔之美妙,此得力于王瑶卿者为多,今日艳秋之新腔,竟脍炙人口。(二)做工之精至,此得力于乃师梅兰芳者为多。盖艳秋自经罗瘿公先生介绍拜梅为师后,一切做派,均经梅指示,而每逢梅登场,又无不在观,帮能心领神会,得其精髓。(三)掰相之艳丽,此则完全天赋。艳秋之眉目,最为英俊,且别饶斌媚。(四)新剧之宏富,罗瘿公先生所排各剧,早已胜播众口,最近金仲荪先生,又为编剧,层出不穷。
艳秋之有今日,此四大端,实有以致之。则艳秋之将来,其更将循此进展,继梅兰芳而为吾国剧曲界放一异彩欤?是在艳秋今后之努力矣!
《谈程玉霜之玉堂春》·思潜
今之谈青衫者,秘相矜以新腔。夫新腔之源流,初就旧剧中腔调略事变化,以动观听,继而竞相发明,插入新剧,钩心斗角,风靡一时。其中以新奇而不离法度,变化而审乎音律者为足多也。此届程玉霜应明星大戏院之聘,来津奏艺,先后凡四日,剧目为玉堂春、斟剧记、聂隐娘、文姬归汉四出。其斟情等新剧,愚未寓目,闻均为快意之作,观者自有定论。无庸余之喋喋。姑就玉堂春一剧论之。是剧在旧戏中极为价值,盖辈唱做兼擅,声容并茂者,不能令观者动容。程于此剧,盖三折肱矣。程生平最嗜此剧,先后扮演不下数十百次。而词白运腔,每次均有变易,最近则愈臻完善,虽细处亦具有匠心,不肯轻轻放过。愚按近年习新腔者,多迁就腔调,而忽于字韵,为治音律者所诽笑。今程于此剧,凡倒字处痛加改正,而腔调尤有天然韵味,大为是剧生色。愿与善听程腔者一加研讨焉。
《毕倚虹与程艳秋》·筠子
程艳秋前岁赴沪时,余适以扫墓归里,在沪小作勾留,与报界余大雄、包天笑、毕倚虹诸先生时相过从,而与倚虹尤稔。时倚虹方主小时报笔政,对艳秋演剧备极倾倒,尤激赏其红拂传。一日语余曰:“吾将于时摄为艳秋出红拂号,君能为吾臂助乎?”余曰:“因所乐也。”遂为摭拾关于红拂传之故实与诗文,投之倚虹。其时罗瘿公先生尤扶病莅沪,余语以倚红为艳秋编红拂传,时摄于是日出红拂号,分散场中座客。不索摄资,则从时报总理狄楚青先生之怠旨也。是夕,座客极满,罗瘿公、狄楚青、袁伯揆、周梅泉、赵叔雍诸先生,均列首席。红拂号且载艳秋歌词,帮皆手一纸,以静聆焉。当时盛况,宛然在目,而瘿公、倚虹,一时俱逝,追念昔游,可为怆叹。近日偶检旧箧,无意中忽得倚虹当年函札两纸,盖皆为红拂号事,以抵余者也。倚虹对艳秋之热诚,此两遗札,可为证券也。
《程艳秋来津之盛况》·静厂
津人士之于程艳秋,有同嗜焉。程之不与津人士相见于舞台者,盖士余月。其渴想之状,自不待言。程爰于日前,以吾友某君之介,应明星电影院之聘,奏技津门,先后凡四日,剧目为玉堂春、斟情记、聂隐娘、文姬归汉四出。精选杰作。以餮观众。故剧目露布于银幕后,定座者麋集于门,未及演期,票已半罄!噫!程之魔力,亦可惊已。
《程艳秋抵津琐闻》
程艳秋此次来津,本拟寓德义楼,临时又改为北洋饭店。某夕某君往访,询及报载梅兰芳娶孟小冬各节,渠谓并无其事。又有某君拟于其上妆时,为之摄影,程答称极表欢迎。程于明星演毕,亟须返京,演赶第一舞台义务戏。程对本报特刊,极表感谢,谓当什袭珍藏之。
《记程艳秋谈话》·养拙轩主
《名将与名伶》·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