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颖欣Chris_Hu
胡颖欣Chris_Hu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4,093
  • 关注人气:2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师住院了

(2010-07-12 06:41:59)
标签:

生活

京剧

荀派

张派

梅派

分类: 中国戏曲

9号上午10点多,接到郑光信先生的电话,告诉我他已经住院十天了,怕我忙没有早告诉我。我赶紧收拾下去看他,下午2点以前到了医院。

 

今年正好七十岁的郑师是上月底在门口附近骑车下便道时,一时走神没有注意台阶高度,左腿髌骨骨折。手术很成功,应不会有后遗症。伤处已不很痛,现在休养中。

 

医院离家很近,年近七旬的师母每天三次送饭倒还方便,医药费除了头天急诊外大多可以报销,总算可以稍稍安心。

 

郑师的精神不错,每天的消遣就是看报纸、听小录音机和收音机里的戏曲唱段。只是左腿上了夹板不能活动,暂时也不能翻身,这个难受劲儿可是相当辛苦。

 

看到我来,老爷子很高兴,除了告诉我住院的始末,问了下我的近况外,剩下的时间全部是在聊戏。其间问到了张砚、谢忠、高峰和尹晟嘉的近况,我说大体上还都不错,具体的就不清楚了。

 

郑师告诉我,前些时候参加了有张春秋先生出席的一次康茗园的活动,新近又掌握了用电脑把伴奏升降调的技术——我很吃惊,一年前才开始上网的老爷子居然无师自通——通过外放用录音机录了几段唱,自觉比较满意。前一段做体检,所有指标全部合格,正暗自高兴,还计划着把几个主要流派的唱段都录一些,就出事了。

 

其间他提到自己年纪大了,气息跟不上,再唱张派有些力不从心,可是对荀派的兴趣却越来越浓厚,因为调门可以稍低,他唱来得心应手,越唱越觉奥妙无穷。我说那是您腹笥甚宽,青衣各派和老生都有很深研究,所以能唱出荀派的韵味,当然会越唱越有兴趣;很多人上来就学荀派,但没有广征博采,只是唱的荀腔,吐字行腔完全是白开水,就无法体会荀派的韵味之美了。

 

郑师给我听了他今年录的《红楼二尤》“鸳鸯剑断送了手足性命”一段,我一听之下大为惊讶,从第一个字起,那劲头的火候实在是太老到,比去年更深一层。他还打算再录几段荀派唱段,由我送给王紫苓先生,请她斧正。这次住院打乱了他的计划。

 

郑师的这段录音给我很大启发。我个人学唱流派,固然是要力求神似,但在形似上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学唱荀派时,我是力求用接近荀慧生先生早年的音色和晚年的火候来唱的,重视感情多于音色本身。这本来也没错,但是有时会受到不了解荀派的朋友的质疑,认为完全不像女性的嗓音——这条我也有自己的观点,京剧是写意的,生活中的女性嗓音也不是千篇一律的燕语莺声,比如公认气质高雅仪态万方的香港歌手徐小凤的嗓音就很不女性。郑师唱的荀派,完全是亦步亦趋遵循荀慧生先生的范儿,但是用他自己明亮结实的音色唱出来,别有一番韵致。

 

郑师研究京剧一辈子,古稀之年依然是孜孜以求,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早年精研的梅张两派之外,又深入研究杨派须生和程荀两派唱法,不懈探索,这份从不满足的进取心值得我等晚辈学习。

 

祝郑光信先生早日康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家母住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