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生的龙虎凤三音
(2010-01-26 20:19:43)
标签:
京剧小生龙音虎音凤音罗成叫关白门楼姜妙香叶盛兰 |
分类: 中国戏曲 |
经常看到有朋友问小生的龙音、虎音、凤音是怎么回事,书上和网上的回答,大多语焉不详,让看的人云里雾里。我个人水平有限,仅就知道的一鳞半爪稍作说明,欢迎批评指正。
龙音、虎音和凤音,这三个要素不是割裂开的,往往同时存在。这三个要素在唱念中常会阴阳变化,比如某几个音符上龙音明显,再某几个音符上虎音用得足……等等。
龙音和虎音是小生行、净行对嗓音的要求。
好的小生嗓子要具备龙音、虎音和凤音。俗称花脸的净行特别是铜锤的嗓子有很高的要求,不能细说,但是好的铜锤嗓子,首先必须具备好的龙音和虎音。
凤音最容易理解,大抵的要求就是小嗓要圆润动听,这算是有凤音。凤音不好,别说唱,念出来也会嘶哑难听。
但是仅有凤音在小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龙虎音。只有凤音的小生,音色再美,唱念上也会缺乏男子气概。
当今舞台上不少小生就只有凤音,龙虎音几乎没有。如在旧时,其中一些人会是唱旦角的好材料,可惜今时内行里不提倡男演女,埋没了不少人才。
有人说龙音就是立音,就是头腔共鸣;虎音就是膛音,就是口腔共鸣。我觉得有些片面,因为不同行当对音色是有不同要求的,但是这个说法可以帮助理解大致的共鸣部位,找到音色特点。
小生、花脸在发虎啸龙吟那样高亢挺拔的声音时,就要用到龙音。比如导板和念白里拉长的高音最是明显。
小生、花脸在中音区的虎音会比较明显。
听姜妙香先生的念白会很容易知道什么是虎音,他中音区和高音区的音色区别较为明显。
翎子生娃娃调导板的末字上,也往往会充分放出虎音,以强调气势。比如《叫关》“勒马停蹄站城道”一句二黄导板,最后的“道”字,先用高亢的龙音领起,在最后一个音上放开虎音,以表现悲壮的气氛。
《白门楼》的娃娃调导板就不能太气势了,但虎音也是要放出来一点的,以表现吕布在战败被擒、生死未卜之际惊恐、悔恨、怕死等情绪交织的复杂心理。
叶盛兰先生的龙虎凤音结合比较紧密,音色差别相对较小,只能结合具体词句来分析。比如《叫关》里“十指连心痛煞了人”一句,“煞”、“人”两字的龙虎音较少,使得凤音比较明显。“拔宝剑,割白袍”的念白,“拔”主要是虎音;“宝”字龙音、虎音都很突出;“袍”字虎音突出。
小生唱念切忌柔媚,平时多听听须生和花脸或能有纠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