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晴雯》剧照-纪荀110周年天津行

标签:
荀慧生荀派晴雯六大悲剧110周年纪荀王萍董金凤龚苏萍中国大戏院 |
分类: 中国戏曲 |
元月6日下午,中国大戏院第二出——王萍主演的荀派名剧《晴雯》。指导老师是董金凤、龚苏萍。本次专场的这个戏也是简缩本,适合晚会演出。
《晴雯》一剧首演于1937年,是荀派六大悲剧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出,唱腔的音乐性和唱词的文学性都很强,唱法上荀派风格已经相当成熟。这个戏已经多年没有演出过,这次整理出来的部分虽非全豹,戏剧冲突少了很多,唱段的精华却是尽可能保留了下来。90年前后我从电台听过这个录音,大致还记得流水、二黄和反二黄的唱腔旋律,09年才在网上看到王萍等人的此剧剧照,这回是第一次看到明场,演员的表现比之前看照片的感觉要好。
晴雯出场是一段西皮慢板,荀慧生先生的唱片没有这段,倒是听过孙毓敏老师这一段的录音。这一张让我想起越剧的傅全香,可能演员本身留的长发,和假发加起来显得很厚。
稍后她表兄来借钱,晴雯唱了一段“你忍心卖我为俾佣”,荀慧生先生把这段流水灌过唱片。因为存贮卡满了,一直在往下删,从这出戏起许多照片没有拍或不得不一边拍一边删,没有留下。
袭人被晴雯提起自己在宝玉面前受宠的事情,得意地翘起二郎腿,说宝玉对自己自然和外人不一样,被晴雯一句“不是外人,难道还是内人吗”噎了个正着。
宝玉惹恼了晴雯,把价值不菲的折扇送给她撕,这一题材梅兰芳先生也曾编演,剧名《千金一笑》。荀慧生本在晴雯撕扇时有几句摇板和两段流水,词句典雅,唱腔动听,其中有“只恐秋凉送,捐弃箧笥中”的五字句,为1964年的现代京剧《芦荡火种》中阿庆嫂的五字句“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荀慧生先生把这几句摇板和流水灌了唱片,电台也播放过孙毓敏老师的这一段。
袭人吃醋,宝玉扔下一句“你爱生气就生气吧”扬长而去。袭人恼羞成怒,决心陷害晴雯。
下面这场就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的场景。其中晴雯挣扎起身、抱病缝补雀金裘的那段二黄导板、回龙接原板的唱腔,含蓄抒情,新腔迭出,刻画出本性刚强的晴雯此时此刻的柔肠百转,为此剧专用的绝佳好腔。这段二黄荀慧生先生没有留下录音,电台播放过孙毓敏、赵慧秋两位老师的录音。
晴雯病了。昏沉中听到宝玉正为烧坏了雀金裘着急。
“赤金线补织那毛裘的破损,晴雯女身带病我引线穿针。补毛裘补得我头昏眼晕……”
“晴雯女”三字稍放慢,腔与《红娘》【听琴吟】中“这样的”(后接“娇态我见犹怜”三字相同,但后者是反汉调,前者是二黄原板,这个腔在70年前就更显得新奇超前,却毫不突兀,完全是因人物和剧情发展而生。《红娘》最初没有那段反汉调,创腔时有没有借鉴了《晴雯》也未可知。从“身带病”起,又回归正常的二黄原板旋律,尺寸还是相当灵活,音乐上有浓郁的荀派风味。
下面的段落是晴雯被逐一场,其中有一段反二黄导板、回龙、原板唱腔,也是比较新颖别致,不过不能确定是不是孙毓敏老师改动过的腔,因为唱词和荀慧生演出剧本选集有所不同,腔和词与我少年时听电台播放孙毓敏老师这段的唱段录音完全相同(后来也有人改动过,不知道是不是孙老师所改)。
这段戏来是“抄检大观园”的内容之一,原著中在王夫人跟前陷害晴雯的人是王善保家的,不是袭人。为了场子精炼缩短时间,这次演出在补裘刚一完毕就安排王夫人闯入房中责难和驱逐晴雯,但戏剧冲突和晴雯性格的刻画也也因此苍白了许多。如果演全剧,还是不要连在一个场景内为好。
“恨袭人她害奴的身,我浑身是口也难分,可怜我守身如玉,枉落个狐媚之名!老天爷呀!”
“满腹的不白冤我向谁辩论?吴表兄又把那冷语侵!”
“我想起了去世的爹娘咽喉哽。”
“撇下了薄命女孤苦伶仃!”